嗟乎!惜旱大剧,何辜于天无恩泽,忍兮啬夫,何寡德矣。既已生之,不与福矣。来何暴也,去何躁也。孳孳望之,其可悼也。憭兮栗兮,以郁怫兮。念思白云,肠如结兮。终怨不雨,甚不仁兮。布而不下,甚不信兮。白云何怨,奈何人兮!
译文:
旱灾严重,上天为何不恩泽百姓,为什么如此吝啬?庄稼生出来却得不到雨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旱情加剧,庄稼受损,人们焦急期待降雨,但天公仍然不露脸。心中忧虑如栗,郁结不畅。想到白云,心里就感觉肠子都结起来了。总是抱怨天不下雨,这真是非常残忍啊!布施而不下雨,这是对上天的极大不信任啊!白云有什么可抱怨的呢,为什么还要怪罪于人呢?
注释:
旱云赋:一种诗歌形式,通过描写干旱、盼望降雨等情景,表达对自然现象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嗟乎!惜旱大剧:感叹旱灾的严重程度,用“大剧”形容旱灾的规模之大。
何辜于天无恩泽:指责上天对人间苦难毫无怜悯。
忍兮啬夫:形容上天对农作物的吝啬,不肯给予充足的水分。
既已生之,不与福矣:既然已经出生了庄稼,却不给它们带来好处。
来何暴也,去何躁也:问天何以如此急躁,为何突然降临旱灾。
孳孳望之:急切地期盼着降雨。
其可悼也:这让人感到悲痛。
憭兮栗兮,以郁怫兮:形容心情忧虑不安,像被压在心中的怒火一样。
念思白云:思念天空中的白云。
终怨不雨:始终在抱怨天不下雨。
甚不仁兮:认为天的行为极其残忍无情。
布而不下:指布施的雨露未能滋润大地。
甚不信兮:非常不信任上天的恩赐。
奈何人兮:为何要责怪人类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人们对旱灾的无奈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思考,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的情感相联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对自然灾害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