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曰: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
太阳中暍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亦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太阳中暍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translate”: “问曰: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
太阳中暍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亦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太阳中暍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解析《伤寒论·辨痉湿暍脉证》
1. 问曰: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
- 答:当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
- 注释:本条讨论了风湿相搏引起的全身疼痛,以及在这种状况下的发汗治疗。如果发汗过度,导致身体失去过多的水分和电解质,反而加重了湿气,因此病人的症状不会得到缓解。
2. 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 解析:治疗风湿时,应适度发汗,使身体微出汗但不大量出汗。这样既可以驱散体内的湿气,又不至于因大量出汗而导致身体脱水。
3.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 解析:这是描述一种由湿气引起的疾病症状。患者虽然有发热、头痛等症状,但整体上能够正常饮食和消化。治疗时应针对头部的寒湿进行治疗。
4.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 解析:描述了一种名为“风湿”的疾病,这种病是由于在强烈阳光下出汗或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导致的。
5.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
- 解析:这是对“暍”病的描述。由于天气炎热或过度出汗导致身体失水,出现发热、口渴等症状。
6. 太阳中暍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亦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 解析:描述了一种因夏季饮用冷水过多导致的“中暍”病。由于体内水分失衡,出现发热、疼痛等症状。
7. 太阳中暍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 解析:详细描述了中暍病患者的具体症状和治疗方法。如使用发汗、温针和多次导泻等方法可能导致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