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甘草四两(炙,味甘平)白术三两(味甘平)人参三两(味甘温)干姜三两(味辛热)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解析桂枝人参汤方及其应用
- 原文及译文对照
- 原文: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译文:如果出汗后出现喘息,没有高热,可以给予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 原文: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译文:太阳病,外证未除而多次使用攻下法,导致协热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治。
- 原文: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甘草四两(炙,味甘平)白术三两(味甘平)人参三两(味甘温)干姜三两(味辛热)
译文:桂枝人参汤方包括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甘草四两(炙,味甘平)、白术三两(味甘平)、人参三两(味甘温)、干姜三两(味辛热)。
- 关键词注释
- 桂枝:即桂枝汤中的桂枝,具有解表散寒、调和营卫的作用。
- 人参:人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养血、益肺生津的功效。
- 干姜:干姜是生姜的干燥品,具有温中散寒、止呕降逆的作用。
- 赏析
- 桂枝人参汤方是治疗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的常用方剂。其组成药物各具功效,共同发挥和解表里之效。
-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合理选用桂枝人参汤或其他方剂进行治疗。同时,还需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煎煮方法,以确保药效的充分发挥。
- 桂枝人参汤方的应用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不可盲目使用。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