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焠㶼热食、温炙衣。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䀮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其变病,刺郄中血者。

黄帝内经 · 素问 · 藏气法时论

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焠㶼热食、温炙衣。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䀮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其变病,刺郄中血者。

【注释】

  1. 病在肾:指肾脏有疾病。
  2. 愈在春:春天是治疗肾脏疾病的好时机。
  3. 春不愈:春天治疗不好。
  4. 甚于长夏:长夏(夏季)是肾脏疾病加重的季节。
  5. 长夏不死:长夏时期肾脏疾病不会致命。
  6. 持于秋:秋天是肾脏疾病稳定的季节。
  7. 起于冬:冬天是肾脏疾病开始发作的季节。
  8. 禁犯焠㶼热食、温炙衣:避免食用过热的食物和穿着过于暖和的衣服。
  9. 肾病者:指肾脏有病变的人。
  10. 愈在甲乙:春天是治疗肝脏疾病的好时机。
  11. 甲乙不愈:春天治疗不好。
  12. 甚于戊己:戊己(土)季节是肝脏疾病加重的季节。
  13. 戊己不死:戊己时期肝脏疾病不会致命。
  14. 持于庚辛:秋天是肝脏疾病稳定的季节。
  15. 起于壬癸:冬天是肝脏疾病开始发作的季节。
  16. 肝病者:指肝脏有病变的人。
  17. 两胁下痛引少腹:指肝脏疾病引起的两胁下疼痛和小腹疼痛。
  18. 善怒:容易发怒。
  19. 虚则目䀮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指肝脏虚弱时,眼睛看不清东西,耳朵听不见声音,容易恐惧,好像有人要捕捉他一样。
  20. 取其经:指治疗肝脏疾病应该取其经络。
  21. 厥阴与少阳:指治疗肝脏疾病应该取厥阴经和少阳经。
  22. 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指肝气上逆会导致头痛、耳聋、听力不清晰和面部肿胀等症状。
  23. 取血者:指治疗肝气上逆可以取血进行治疗。
  24. 肝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指肝脏疾病在春季可以治愈,如果春季治疗不好,就会加重到戊己季节,戊己季节不会致命,到了庚辛季节会稳定下来,到了壬癸季节会开始发作。
  25. 肝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指肝脏疾病的人晚上精神敏锐,四季都比较严重,下午时分症状会减轻。
  26. 肾欲坚:指肾脏需要坚硬。
  27. 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指治疗肾脏疾病应该食用苦味食物来加强肾脏的坚固性,使用苦味药物来补充肾脏的功能,使用咸味食物来泻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