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曰: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诗句】

黄帝内经 · 素问 · 阳明脉解

岐伯曰: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译文】
岐伯说:如果阳气过盛,就会使人胡说八道,谩骂别人,甚至对亲人也不例外;同时,由于阳气过盛,人会感到厌恶食物,所以会表现出躁动不安的症状,如同无目的地乱跑一样。

【注释】

  • 岐伯: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的人物,岐伯是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人,也是《黄帝内经》的主要作者之一。
  • 阳盛:这里指的是体内阳气过盛的病理状态,即阳气亢盛,超出了正常范围。
  • 妄言:指无根据地乱说话,形容说话没有条理、没有依据。
  • 骂詈:谩骂和责骂。
  • 不避亲疏:不计较亲疏关系,形容态度傲慢,不尊重他人。
  • 不欲食:因为阳气过盛而不愿进食,表现为食欲不振。
  • 妄走:形容躁动不安,如同无目的地乱跑一样。

【赏析】
这首《黄帝内经》中的《素问·阳明脉解》描述了一种病理状态——阳气过盛,这种病理状态下,人会出现一系列异常的表现,如情绪失控、食欲减退等。岐伯通过描述这些症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这种病理状态的视角。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阴阳五行平衡是维持健康的关键。当某一方面的失衡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和病理变化。本篇《素问·阳明脉解》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探讨了阳气过盛这一病理状态对人体的影响及其表现。

通过对这段文本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它在人体生理和病理变化中的应用。同时,这也是一个关于中医文化和智慧的展示,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