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善。
【注释】:
- 帝:指黄帝,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帝王。
- 善:好,这里是指对《内经》的赞赏。
- 逆调论:指《内经》中关于疾病的逆行和顺行的论述。
- 五脏六腑:中医理论中,心、肝、脾、肺、肾称为“五脏”,胆、胃、大肠、小肠、膀胱称为“六腑”。
- 失守:失去控制。
- 邪客:指外邪侵入人体。
- 气道不通:指气机升降失常。
- 上逆:向上逆行。
- 下夺:向下逆行。
- 阴阳离决:指阴阳失调。
- 清阳不升:清阳指的是体内的阳气。这里的“不”是动词,表示状态。
- 浊阴不降:浊阴指的是体内的阴气或湿邪。
- 下焦:指人体的下部,也就是盆腔和下肢。
- 水谷之海:指饮食物进入胃后,通过脾胃的作用被吸收,化生为津液,然后通过输布作用输送至全身各处,最后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 气血:指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运行的血液。
- 营卫:指气血中的营气和卫气。
- 脉象:指脉搏的形态。
- 脉沉:脉搏在体表下移时的感觉。
- 脉浮:脉搏在体表上升时的感觉。
- 脉滑实:脉搏在体表上滑而坚实。
- 脉涩:脉搏在体表上涩而不畅。
- 脉微:脉搏在体表上微弱。
- 气少:气的量不足。
- 血少:血液的量不足。
- 血凝:血液凝固。
- 气结:气的郁滞。
- 痰饮:指体内过多的水分。
- 食饮:食物和饮料。
- 居处:居住的地方。
- 风寒:外界的寒冷风邪。
- 寒热:指体温异常升高或降低。
- 温凉:指温度感觉异常。
- 燥湿:指消除体内的湿气。
- 酸苦辛咸甘:五种基本的味道。
- 所甘者:与“所苦”相对应。
- 所苦者:与“所甘”相对应。
- 所补者:与“所泻”相对应。
- 所泻者:与“所补”相对应。
- 虚则补其母:如果身体虚弱,应该滋补根本。
- 实则泻其子:如果身体强壮,应该去除多余的部分。
- 知常达理:知道正常的道理。
- 明于禁断:明白禁忌的范围。
- 通于九窍:指能够使耳朵听声音,眼睛看东西,口能说话,鼻子能呼吸,手能抓握,腿能行走等。
- 利关节,屈伸便利:使关节灵活自如。
- 开阖得节:使开合有序。
- 流注经络:气血流动于经脉之中。
- 荣养百骸:营养全身的各个部分。
- 无绝道也:没有断绝的道路。
- 终始道也:始终遵循的原则。
- 无犯己:没有违反自己的原则。
- 无厌数焉:不要厌烦地追求数量。
- 无弃物焉:不要丢弃有用的事物。
- 无舍去焉:不要放弃有益的方法。
- 无恃人之殃:不要依赖别人的灾祸。
- 无因喜而生:不要因为高兴就放纵自己。
- 无任己嗜欲:不要放纵自己的爱好欲望。
- 无听声色:不要过分听信外界的声音和颜色。
- 无说人短:不要议论他人的短处。
- 无说人过:不要评论他人的过错。
- 无说人恶:不要诋毁他人的名声。
- 无说人好:不要夸奖他人的长处。
- 无听货财:不要贪恋钱财。
- 无乐官室:不要沉迷于官宦生活。
- 无悦女室:不要迷恋于女色。
- 无伐勇力:不要夸耀勇猛的力气。
- 无施劳思:不要过度思考工作辛苦。
- 无求容:不要过分追求外貌上的漂亮。
- 无贪大物:不要贪婪地追求大件物品。
- 无苟求得:不要轻率地追求名利。
- 无强怒:不要过于发怒。
- 无多言:不要过多地说话。
- 无多食:不要吃得过多。
- 无多酒:不要喝太多的酒。
- 无多志:不要有太多的欲望和志向。
- 无多虑:不要过多地忧虑。
- 无多事:不要做太多的事情。
- 无多念:不要过多地思考事情。
- 无多事扰:不要让琐事来干扰你的生活。
- 无多事扰神:不要让琐事来烦扰你的心神。
- 无多忧:不要过多地忧愁。
- 无多恐:不要过多地恐惧。
- 无多怒:不要过多地愤怒。
- 无多醉:不要过多地醉酒。
- 无多睡:不要过多地睡觉。
- 无多乐:不要过多地快乐。
- 无多行:不要过多地行动。
- 无多言:不要过多地说。
- 无多事扰心:不要让琐事来扰动你的心灵。
- 无多事扰神:不要让琐事来烦扰你的心神。
- 无多忧:不要过多地忧虑。
- 无多恐:不要过多地恐惧。
- 无多怒:不要过多地愤怒。
- 无多醉:不要过多地醉酒。
- 无多睡:不要过多地睡觉。
- 无多乐:不要过多地快乐。
- 无多行:不要过多地行动。
- 无多言:不要过多地说。
- 无多事扰心:不要让琐事来打扰你的心灵。
- 无多事扰神:不要让琐事来烦扰你的心神。
- 无多忧:不要过多地忧虑。
- 无多恐:不要过多地恐惧。
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素问·逆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