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荚落而死。
脉至如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禾熟而死。
脉至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
脉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傍至也,微见三十日死。
脉至如涌泉,浮鼓肌中,太阳气予不足也,少气味,韭英而死。
脉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得,是肌气予不足也,五色先见黑,白垒发死。
脉至如悬雍,悬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
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坚大急,五藏菀热,寒热独并于肾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
脉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肠气予不足也,枣叶生而死。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听,是小肠气予不足也,季秋而死。
以下是对《黄帝内经·素问》中“大奇论”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
- 脉至如丸泥:
- 释义:脉搏跳动时,感觉像丸子被泥土包裹。
- 译文:脉搏跳动时,感觉像丸子被泥土包裹。
- 注释:丸泥,形容脉搏沉重而有力。
- 榆荚落而死:
- 释义:榆荚落下时,人就会死亡。
- 译文:当榆荚落下时,人就会死亡。
- 注释:榆荚,一种植物的果实,落下时可能预示着生命的终结。
- 脉至如横格:
- 释义:脉搏跳动时,感觉像横格一样。
- 译文:脉搏跳动时,感觉像横格一样。
- 注释:横格,形容脉搏跳动时的紧张和不稳定。
- 胞精予不足也:
- 释义:胞宫的精气不足。
- 译文:胞宫的精气不足。
- 注释:胞宫,指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地方。
- 病善言,下霜而死:
- 释义:疾病发作时,病人喜欢说话,预示将有霜冻天气。
- 译文:疾病发作时,病人喜欢说话,预示将有霜冻天气。
- 注释:霜冻,寒冷的天气,对人体健康有害。
- 不言,可治:
- 释义:不说话,病情可以治疗。
- 译文:不说话,病情可以治疗。
- 注释:不言,指病人不主动说话,可能是病情较轻或处于恢复期。
- 脉至如交漆:
- 释义:脉搏跳动时,感觉像两股相交的漆汁。
- 译文:脉搏跳动时,感觉像两股相交的漆汁。
- 注释:交漆,形容脉搏跳动时的强烈和紧张。
- 交漆者左右傍至也:
- 释义:交漆的人,脉搏跳动时左右两侧都有强烈的跳动。
- 译文:交漆的人,脉搏跳动时左右两侧都有强烈的跳动。
- 注释:傍至,指脉搏跳动时两侧都有强烈的跳动。
- 微见三十日死:
- 释义:脉搏微弱,持续三十天,预示死亡。
- 译文:脉搏微弱,持续三十天,预示死亡。
- 注释:微见,指脉搏微弱。
- 脉至如涌泉:
- 释义:脉搏跳动时,感觉像泉水涌出。
- 译文:脉搏跳动时,感觉像泉水涌出。
- 注释:涌泉,形容脉搏跳动时的强烈和有力。
- 浮鼓肌中,太阳气予不足也:
- 释义:脉搏跳动时,感觉像肌肉中浮动的鼓声,这是太阳之气不足的表现。
- 译文:脉搏跳动时,感觉像肌肉中浮动的鼓声,这是太阳之气不足的表现。
- 注释:浮鼓,形容脉搏跳动时的强烈和有力。
- 少气味,韭英而死:
- 释义:缺乏气味,就像韭菜叶枯萎后死去。
- 译文:缺乏气味,就像韭菜叶枯萎后死去。
- 注释:气味,这里指人体正常的生理气味。
- 脉至如颓土之状:
- 释义:脉搏跳动时,感觉像倒塌的土堆。
- 译文:脉搏跳动时,感觉像倒塌的土堆。
- 注释:颓土,形容脉搏跳动时的无力和虚弱。
- 按之不得,是肌气予不足也:
- 释义:脉搏按压时感觉不到搏动,这是肌肉之气不足的表现。
- 译文:脉搏按压时感觉不到搏动,这是肌肉之气不足的表现。
- 注释:按之不得,指脉搏在按压时感觉不到搏动。
- 五色先见黑,白垒发死:
- 释义:五色中的黑色最先出现,白色垒起后死亡。
- 译文:五色中的黑色最先出现,白色垒起后死亡。
- 注释:五色,这里指面色的变化。
- 脉至如悬雍:
- 释义:脉搏跳动时,感觉像悬挂的钟罩。
- 译文:脉搏跳动时,感觉像悬挂的钟罩。
- 注释:悬雍,形容脉搏跳动时的紧张和不稳定。
- 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坚大急:
- 释义:脉搏跳动时,感觉像偃刀一样,浮取时感觉细小而紧急,按之则坚实而紧急。
- 译文:脉搏跳动时,感觉像偃刀一样,浮取时感觉细小而紧急,按之则坚实而紧急。
- 注释:偃刀,形容脉搏跳动时的紧张和不稳定。
- 五藏菀热,寒热独并于肾也:
- 释义:五脏的气血壅滞,导致肾经的气血异常。
- 译文:五脏的气血壅滞,导致肾经的气血异常。
- 注释:菀热,指气血壅滞。
- 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
- 释义:这样的人不能坐着休息,立春时节就会死亡。
- 译文:这样的人不能坐着休息,立春时节就会死亡。
- 注释:不得坐,指身体极度虚弱。
《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大奇论”通过描述各种异常脉象及其对应的病症和预后,为后世医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临床指导。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学习,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人体的生理变化和病理现象,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