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所谓洒洒振寒者,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故洒洒振寒也。所谓胫肿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阳之阴也,阳者衰于五月,而一阴气上,与阳始争,故胫肿而股不收也。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脏腑间,故为水也。所谓胷痛少气者,水气在脏腑也;水者阴炁也,阴炁在中,故胷痛少炁也。所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阳气与阴气相薄,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所谓欲独闭户牖而处者,阴阳相薄也,阳尽而阴盛,故欲独闭户牖而居。所谓病至则欲乘高而歌,弃衣而走者,阴阳复争而外并于阳,故使之弃衣而走也。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
太阴所谓病胀者,太阴子也,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故曰病胀。所谓上走心为噫者,阴盛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曰上走心为噫也。所谓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故呕也。所谓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者,十二月阴气下衰而阳气且出,故曰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也。

《黄帝内经·素问·脉解》是古代中医经典文献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脉象的解释和分析。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阳明所谓洒洒振寒者,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故洒洒振寒也。
  • 注释:阳明是指足阳明胃经,午时是一天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五月是农历五月,此时阳气最为旺盛,阴气相对较弱。当阳气过盛时,阴气就会受到抑制,导致身体出现寒冷的症状。
  1. 所谓胫肿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阳之阴也,阳者衰于五月,而一阴气上,与阳始争,故胫肿而股不收也。
  • 注释:胫肿是指小腿肿胀,股不收是指大腿无法收缩。这是因为五月阳气开始衰退,阴气逐渐上升,与阳气发生竞争,导致小腿肿胀和大腿无法收缩的症状。
  1. 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脏腑间,故为水也。
  • 注释:上喘是指呼吸急促,水是指水肿。这是因为阴气向下流动后再次上升,邪气侵入脏腑之间,导致水肿的症状。
  1. 所谓胷痛少气者,水气在脏腑也;水者阴炁也,阴炁在中,故胷痛少炁也。
  • 注释:胷痛是指胸腹部疼痛,少气是指呼吸短促。这是因为水气积聚在脏腑中,水是阴气的一种表现,阴气在体内积聚,导致胸腹部疼痛和呼吸短促的症状。
  1. 所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阳气与阴气相薄,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
  • 注释:厥是指突然昏倒,恶人与火是指不喜欢与人交往,闻木音则惕然而惊是指听到木的声音就会感到恐惧。这是因为阳气与阴气相互冲突,水火相克,导致身体出现这些症状。
  1. 所谓欲独闭户牖而处者,阴阳相薄也,阳尽而阴盛,故欲独闭户牖而居。
  • 注释:欲独闭户牖而处是指喜欢独自关闭门窗居住。阴阳相薄是指阴阳之间的矛盾关系。阳尽而阴盛是指阳气已经消耗殆尽,阴气逐渐增强。因此,人们喜欢独自关闭门窗居住,以保护自己不受外界干扰。
  1. 所谓病至则欲乘高而歌,弃衣而走者,阴阳复争而外并于阳,故使之弃衣而走也。
  • 注释:病至是指疾病发作。欲乘高而歌是指喜欢站在高处唱歌。弃衣而走是指扔掉衣服奔跑。这是因为阴阳之间再次发生冲突,导致身体出现这些症状。
  1. 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
  • 注释:客孙脉是指脉象异常。头痛、鼻鼽、腹肿是指身体出现这些症状。阳明并于上是指阳明经脉向上延伸并与太阴经脉相交。太阴经脉是脾经,与阳明经脉相交会导致脾经气血失调,从而引起头痛、鼻鼽、腹肿等症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