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所谓腰痛者,少阴者,肾也,十月(《太素》为七月)万物阳气皆伤,故腰痛也。所谓呕欬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欬上气喘也。所谓色色不能久立久坐,起则目䀮䀮无所见者,万物阴阳不定未有主也,秋气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杀万物,阴阳内夺,故目䀮䀮无所见也。所谓少气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所谓恐如人将捕之者,秋气万物未有毕去,阴气少,阳气入,阴阳相薄,故恐也。所谓恶闻食臭者,胃无气,故恶闻食臭也。所谓面黑如地色者,秋气内夺,故变于色也。所谓欬则有血者,阳脉伤也,阳气未盛于上而脉满,满则欬,故血见于鼻也。
厥阴所谓㿗疝,妇人少腹肿者,厥阴者辰也,三月阳中之阴,邪在中,故曰㿗疝少腹肿也。所谓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三月一振,荣华万物,一俯而不仰也。所谓㿗癃疝膺胀者,曰阴亦盛而脉胀不通,故曰㿗癃疝也。所谓甚则嗌干热中者,阴阳相薄而热,故嗌干也。

黄帝内经 · 素问 · 脉解

少阴所谓腰痛者,少阴者,肾也,十月万物阳气皆伤,故腰痛也。

注释1:少阴,指肾脏。十月是农历七月,此时万物阳气都受到了损伤,所以会出现腰痛的症状。

所谓呕欬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欬上气喘也。
注释2:这里所说的“呕咳”和“上气喘”,是指人体阴阳失衡,阳气过于旺盛向上,而身体内部的阴气不足,无法制约阳气,导致人出现呕吐、咳嗽等症状,并且伴有呼吸困难,这是由于阳气过于旺盛导致的。

所谓色色不能久立久坐,起则目䀮䀮无所见者,万物阴阳不定未有主也,秋气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杀万物,阴阳内夺,故目䀮䀮无所见也。
注释3:这里所说的“色色”,是指面色发红或发黄。由于阴阳失衡,没有主导者来调整这种不平衡的状态,使得阳气过于旺盛,而阴气不足。到了秋天,天气开始转凉,微冷的霜开始出现,这些变化都意味着万物都在凋零,阴阳失去平衡,所以面色会变得红润或者黄色。

所谓少气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
注释4:这里所说的“少气”,是指身体虚弱。“善怒”,是指易怒。由于阳气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即“阳气不治”),导致阳气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因此肝气被压制而无法得到释放。这种情况下,人容易出现易怒的情况(即“善怒”),这种状态被称为“煎厥”。

所谓恐如人将捕之者,秋气万物未有毕去,阴气少,阳气入,阴阳相薄,故恐也。
注释5:这里所说的“恐”,是指恐惧感。因为秋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所以人们会感到害怕。这是因为在这个季节,阴气不足,阳气逐渐增多,它们相互碰撞,使得人们感到不安和恐惧。

所谓恶闻食臭者,胃无气,故恶闻食臭也。
注释6:这里所说的“恶闻食臭”,是指不喜欢闻到食物的臭味。这可能是因为胃部缺乏足够的气体(即“胃无气”),从而影响到嗅觉的正常功能。

所谓面黑如地色者,秋气内夺,故变于色也。
注释7:这里所说的“面黑”,是指面色发黑。这是因为秋季的气候特点(即“秋气内夺”),导致了人体的生理变化,使得面色变得暗沉。

所谓欬则有血者,阳脉伤也,阳气未盛于上而脉满,满则欬,故血见于鼻也。
注释8:这里所说的“欬有血”,是指在咳嗽时会有血液出现。这是因为阳气受损导致肺经受阻,使得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导致咳嗽等症状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病情严重(即“阳气未盛于上而脉满”),就会导致血液逆流到鼻腔中(即“血见于鼻”),形成咯血的症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