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曰:愿闻刺要。
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是故刺毫毛腠理无伤皮,皮伤则内动肺,肺动则秋病温疟,泝泝然寒栗。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刺肉无伤脉,脉伤则内动心,心动则夏病心痛。刺脉无伤筋,筋伤则内动肝,肝动则春病热而筋弛。刺筋无伤骨,骨伤则内动肾,肾动则冬病胀腰痛。刺骨无伤髓,髓伤则销铄胻酸,体解㑊然不去也。

黄帝问道:“我希望听到针刺的要点。”

岐伯回答说:“疾病的轻重,针刺的深浅,都应根据病情来确定,没有超过治疗的范围。如果超过治疗范围,就会伤害到内部;如果没有达到治疗效果,就会出现外部的壅塞。如果壅塞,邪气就会随之而入。”如果针刺得不深不透,反而成为大的祸害,就会使内脏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大病发生。所以,“病有在毫毛腠理、皮肤、肌肉、脉、筋、骨和髓的不同部位”。因此,刺毫毛和腠理的部位不能受到损伤;如果皮肤受伤,就会影响到肺脏,肺脏受损就会出现秋末春初时患温疟,身体发抖。如果刺伤了皮肤,就不能伤害肉;如果肉受伤,就会影响到脾脏,脾脏受损就会出现四季之月时患腹胀、烦闷、食欲不振的症状。如果刺伤了肉,就不能伤害到脉;如果脉受伤,就会影响到心脏,心脏受损就会出现夏末秋初时患心痛的症状。如果刺伤了脉,就不能够伤害到筋;如果筋受伤,就会影响到肝脏,肝脏受损就会出现春末夏初时患热病和筋弛的症状。如果刺伤了筋,就不能伤害到骨;如果骨受伤,就会影响到肾脏,肾脏受损就会出现冬季时患胀病、腰痛的症状。如果刺伤了骨,就不能伤害到髓;如果髓受伤,就会使腿部变得软弱酸软,而且不会痊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