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
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刺大分小分,多发针而深之,以热为故,无伤筋骨,伤筋骨,痈发若变。诸分尽热,病已止。
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深者刺,无伤脉肉为故。其道大分小分,骨热病已止。
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诸分且寒且热,名曰狂。刺之虚脉,视分尽热,病已止。
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病。刺诸分诸脉。其无寒者,以针调之,病已止。
病风且寒且热,炅汗出,一日数过,先刺诸分理络脉。汗出且寒且热,三日一刺,百日而已。
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

黄帝内经 · 素问 · 长刺节论

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

注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疾病发生在筋骨之间,表现为筋骨拘挛、疼痛,不能正常活动,这种情况被称为筋痹。治疗时应该针刺筋骨上的穴位,以及分肉之间的穴位,但不要刺到骨头上。如果病情发作是因为筋的痉挛导致的,那么当痉挛停止后,病就痊愈了。

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刺大分小分,多发针而深之,以热为故,无伤筋骨,伤筋骨,痈发若变。诸分尽热,病已止。

注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疾病发生在肌表皮肤,表现为全身肌肉都疼痛,这种情况被称为肌痹。治疗时应该针刺大分和小分的穴位,多次针刺并深入肌肉组织,以局部发热的感觉作为针刺的刺激点,不要伤害到筋骨。如果治疗不当,可能会导致痈疮的发生或恶化。如果所有部位都感觉热了,那么病就好了。

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深者刺之,无伤脉肉为故。其道大分小分,骨热病已止。

注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疾病发生在骨骼上,表现为骨骼沉重、僵硬,骨髓部位酸痛,寒气侵袭,这种情况被称为骨痹。治疗时应该针刺较深的穴位,不要伤害到脉和肌肉。治疗时应从大分和小分开始,直到骨骼部位感到发热为止。

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诸分且寒且热,名曰狂。刺之虚脉,视分尽热,病已止。

注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疾病发生在所有阳经脉上,既有冷感也有热感,各个部位都有冷感和热感,这种情况被称为狂。治疗时应该针刺虚弱的脉象,观察各部位的脉象都是热的,这样病情就可以痊愈了。

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病。刺诸分诸脉。其无寒者,以针调之,病已止。

注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疾病初次发作,一年发作一次;如果不及时治疗,一个月发作一次;如果不及时治疗,一个月会发作四次,这种情况被称为癫病。治疗时应该针刺所有的穴位和脉象。对于没有寒象的患者,可以通过针灸调整治疗,疾病就能治愈。

病风且寒且热,炅汗出,一日数过,先刺诸分理络脉。汗出且寒且热,三日一刺,百日而已。

注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出现风邪兼有寒热的症状,伴随着大量出汗,这种情况被称为风痹。治疗时应该针刺分部和络脉的穴位,使病人出汗后能够感觉到寒热交替的症状得到缓解。如果症状严重,每隔三天治疗一次,持续一百天即可痊愈。

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

注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出现大风病,表现为骨节沉重,头发眉毛脱落,这种情况被称为大风。治疗时应该针刺肌肉的穴位,连续针刺一百天;同时针刺骨髓的穴位,连续针刺一百天。总共需要二百天的治疗时间,等到病人长出新的头发眉毛后,就停止针刺治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