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春取络脉分肉,何也?
岐伯曰: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风疾,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入,故取络脉分肉间。
帝曰:夏取盛经分腠,何也?
岐伯曰:夏者火始治,心气始长,脉瘦气弱,阳气留溢,热熏分腠,内至于经,故取盛经分腠。绝肤而病去者,邪居浅也。所谓盛经者,阳脉也。
帝曰:秋取经俞,何也?
岐伯曰: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金将胜火,阳气在合,阴气初胜,湿气及体,阴气未盛,未能深入,故取俞以泻阴邪,取合以虚阳邪,阳气始衰,故取于合。
帝曰:冬取井荥,何也?
岐伯曰:冬者水始治,肾方闭,阳经衰少,阴气坚盛,巨阳伏沉,阳脉乃去,故取井以下阴逆,取荥以实阳气,故曰:“冬取井荥,春不鼽衄。”此之谓也。
帝曰:夫子言治热病五十九俞,余论其意,未能领别其处,愿闻其处,因闻其意。
诗句:
帝曰:春取络脉分肉,何也?
岐伯曰: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风疾,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入,故取络脉分肉间。
夏取盛经分腠,何也?
岐伯曰:夏者火始治,心气始长,脉瘦气弱,阳气留溢,热熏分腠,内至于经,故取盛经分腠。绝肤而病去者,邪居浅也。所谓盛经者,阳脉也。
秋取经俞,何也?
岐伯曰: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金将胜火,阳气在合,阴气初胜,湿气及体,阴气未盛,未能深入,故取俞以泻阴邪,取合以虚阳邪,阳气始衰,故取于合。
冬取井荥,何也?
岐伯曰:冬者水始治,肾方闭,阳经衰少,阴气坚盛,巨阳伏沉,阳脉乃去,故取井以下阴逆,取荥以实阳气,故曰:“冬取井荥,春不鼽衄。”此之谓也。
译文:
黄帝问:春天应当如何治疗呢?
岐伯说:春天是木的季节开始,肝脏的气血也开始生长。由于肝的风气很急燥,所以经脉常常是深长的。由于肝气的气血较少,所以不能够深入体内。因此应当选取络脉和分肉之间的部位进行治疗。
黄帝问:夏天应当如何治疗呢?
岐伯说:夏天是火的季节开始,心脏的气血开始生长。由于心气的气血虚弱,并且阳气有溢出的趋势,热气会熏蒸到皮肤表面。这导致经脉中的寒气不能深入,所以应当选取盛经和皮肤之间的部位进行治疗。如果能够将皮肤上的邪气除去,说明邪气所处的部位比较浅。所谓的盛经是指阳经脉。
黄帝问:秋天应当如何治疗呢?
岐伯说:秋天是金的季节开始,肺脏将要收敛和肃降的功能。金将胜过火,阳气在合穴上聚积,阴气刚开始兴盛并开始占主导地位。湿气和体内的阴气相合,但阴气没有达到旺盛的程度,不能够深入体内。因此应当选取经穴和皮肤之间的部位进行治疗。如果能够除去皮肤上的邪气,说明邪气所处的部位比较浅。所谓的盛经就是指阳经脉。
黄帝问:冬天应当如何治疗呢?
岐伯说:冬天是水的季节开始,肾脏将要闭藏。因为阳气已经衰退了,所以阴气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由于膀胱的阳气已经沉陷到下面,所以阳经脉就消失了。因此应当选取井穴和皮肤之间以及荥穴来补充阳气。所以说“冬天应当在井穴和荥穴治疗”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