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逆四时而生乱气奈何?
岐伯曰:春刺络脉,血气外溢,令人少气;春刺肌肉,血气环逆,令人上气;春刺筋骨,血气内着,令人腹胀。夏刺经脉,血气乃竭,令人解㑊;夏刺肌肉,血气内却,令人善恐;夏刺筋骨,血气上逆,令人善怒。秋刺经脉,血气上逆,令人善忘;秋刺络脉,气不外行,令人卧不欲动;秋刺筋骨,血气内散,令人寒栗。冬刺经脉,血气皆脱,令人目不明;冬刺络脉,内气外泄,留为大痹;冬刺肌肉,阳气竭绝,令人善忘。凡此四时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从也。反之,则生乱气相淫病焉。故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生,以从为逆,正气内乱,与精相薄,必审九候,正气不乱,精气不转。
帝曰:善。刺五脏,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中肺三日死,其动为欬;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欠;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伤人五脏必死,其动则依其脏之所变候,知其死也。

《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黄帝(帝):逆四时而生乱气,该如何处理?

岐伯(岐):春季应刺络脉,因为春天阳气上升,血液外溢,会导致人少气。在春天还应刺肌肉,因为春季肝气旺盛,如果气血运行不顺,就会让人上气。此外,在春季还应该刺筋、骨等部位,以助气血正常运行,避免血气内滞,使人腹胀。

夏季应刺经脉,因为夏天炎热,易致血气枯竭,让人感到疲劳乏力。夏季还应该刺肌肉,因为夏季阳气过旺,如果气血运行不畅,就会让人容易产生恐惧情绪。另外,夏季还可以刺筋骨,因为夏季热气上扬,血气会逆行而上,让人容易发怒。

秋季应刺经脉,因为秋季阳气渐收,气血上逆,人容易出现健忘现象。秋季还可刺络脉,因秋季天气干燥,经络中的气血不易外散,导致人体难以舒展,使人感觉不愿活动。此外,秋季还应该刺筋骨,因为秋季阴气渐盛,血气开始内聚,容易导致人体出现寒栗现象。

冬季应刺经脉,因为冬季寒冷,人体的经脉和络脉都处于闭塞状态,血气也会随之脱失,人的眼睛会变得模糊不清。冬季还可刺络脉,因为冬季气候寒冷,人体的阳气被压制,气血也变得虚弱,容易留下大痹之病。此外,冬季还应该刺肌肉,因为冬季阳气衰弱,肌肉中的阳气也随之耗尽,人会感到疲乏无力。

岐伯继续说:这些是按照四时的规律选择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对于违反这个规律的治疗方法是大逆无道的,不可不遵循。反过来说,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那么就会产生乱气相淫的疾病。因此,针刺时必须知道四季的变化和疾病发生的关系,才能顺应自然规律进行治疗。正气不能被扰乱,精气也不会转移。

黄帝(帝)说:好的。针刺五脏的病变,如果中心穴一天后病人死亡,他的反应为嗳气;如果是肝脏,五天后病人就会死亡,他的反应为说话;如果是肺脏,三天后病人就会死亡,他的反应为咳嗽;如果是肾脏,六天后病人就会死亡,他的反应为打喷嚏。如果是脾脏,十天后病人就会死亡,他的反应为吞咽。凡是针刺伤到五脏的人,必定会丧命,其反应都是根据五脏的变化来判断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