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留于枢中痛、髀不可举,刺枢中以毫针,寒则久留针,以月死生为数,立已。
治诸经刺之,所过者不病,则缪刺之。耳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通脉出耳前者。齿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脉入齿中者,立已。
邪客于五脏之间,其病也,脉引而痛、时来时止。视其病,缪刺之于手足爪甲上,视其脉,出其血,间日一刺;一刺不已,五刺已。
缪传引上齿,齿唇寒痛,视其手背脉血者,去之,足阳明中指爪甲上一痏,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各一痏,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刺其足大指内侧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后刺足心;后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痏;后刺手大指内侧,去端如韭叶;后刺手心主少阴锐骨之端,各一痏,立已。不已,以竹管吹其两耳,鬄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
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留于枢中痛、髀不可举,刺枢中以毫针,寒则久留针,以月死生为数,立已。
注释:邪气侵入足少阳胆经的络脉,导致患者留在胁骨下缘处疼痛,不能举臂。治疗方法是针刺胁骨下缘处以毫针,如果患者感觉寒冷则应留针时间稍长;根据月令和患者的生死来调整针刺的时间长度。
治诸经刺之,所过者不病,则缪刺之。耳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通脉出耳前者。齿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脉入齿中者,立已。
注释:治疗各种经脉时,如果所过之处没有病症,则采用缪刺的方法。治疗耳聋,可以针刺手阳明大肠经;如果不见效,则在手阳明大肠经的经脉上寻找病变点进行针刺。治疗齿龋,可以在手阳明大肠经的经脉上寻找病变点进行针刺;如果不见效,则在手阳明大肠经的经脉上寻找脉气进入牙齿中的穴位进行针刺。
邪客于五脏之间,其病也,脉引而痛、时来时止。视其病,缪刺之于手足爪甲上,视其脉,出其血,间日一刺;一刺不已,五刺已。
注释:邪气侵犯五脏之间的络脉,导致患者出现脉搏牵引引起的疼痛,疼痛时轻时重。治疗时应通过观察患者的病情来决定针刺的部位和方法,如针刺手足上的指甲上等穴位,并观察其脉象,放出其瘀血,每隔一天针刺一次;如果针刺一次后仍不见好转,则可连续针刺五次。
缪传引上齿,齿唇寒痛,视其手背脉血者,去之,足阳明中指爪甲上一痏,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各一痏,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注释:邪气向上传入上颌部,导致牙关紧闭、口唇发冷作痛的症状,此时需要检查患者的手背上的脉搏是否出血。如果手背上有出血现象,则需要去除。治疗时应在足阳明胃经的中指和大指的爪甲上分别针刺一个穴位。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左右侧进行治疗。
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刺其足大指内侧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后刺足心;后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痏;后刺手大指内侧,去端如韭叶;后刺手心主少阴锐骨之端,各一痏,立已。不已,以竹管吹其两耳,鬄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
注释:邪气侵入手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阴脾经以及足阳明胃经的络脉,使这些经脉都汇集于耳中。这些经脉上有很多穴道,它们上联至左耳的角部。当五条络脉都出现衰竭时,会导致人体全身的气血运行紊乱,使人变得意识丧失。如果出现这种症状,就称为“尸厥”。治疗方法是针刺上述部位的穴位,具体操作如下:先针刺足大趾内侧的爪甲上,距离指甲边缘约一寸宽;然后针刺足底;再针刺足中趾的爪甲上各一穴;最后针刺手大指内侧的爪甲上约一寸宽的部位;最后针刺手心的主肺脏的锐骨之端的穴道,每个穴道都应针刺一针。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缓解症状,就采用吹耳朵的方法,同时烧灼耳朵上的毛发,再用美酒一杯帮助患者恢复。如果不能喝酒,就用酒水灌下患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