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可得屈,刺其踝后,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以月死生为数,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
邪客于足阳蹻之脉,令人目痛从内眦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痏。左刺右,右刺左,如行十里顷而已。
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刺足内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脉,出血,刺足跗上动脉。不已,刺三毛上各一痏,见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善悲惊不乐,刺如右方。
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耳聋、时不闻音,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痏,立闻。不已,刺中指爪甲上与肉交者,立闻。其不时闻者,不可刺也。耳中生风者,亦刺之如此数。左刺右,右刺左。
凡痹往来,行无常处者,在分肉间痛而刺之,以月死生为数。用针者,随气盛衰,以为痏数,针过其日数则脱气,不及日数则气不泻。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不已,复刺之如法。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渐多之;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渐少之。
《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是古代中医经典之一,主要探讨了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以下是对原文的逐句翻译:
- 邪客于臂掌之间:邪气侵入手臂和手掌之间的部位,无法弯曲。
- 刺其踝后:在脚踝后面的部位进行针刺。
- 先以指按之痛:先用手指按压疼痛的地方。
- 乃刺之:然后进行针刺。
- 以月死生为数:根据月亮的盈亏来计算针刺的次数。
- 月生一日一痏:新月出现时,每天刺一次,共刺一次。
- 二日二痏:第二天,每天刺两次,共刺两次。
- 十五日十五痏:第十五天,每天刺五次,共刺五次。
- 十六日十四痏:第十六天,每天刺四次,共刺四次。
《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通过详细的针刺操作和治疗原则,展示了古代中医对于疾病治疗的独特见解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