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何谓缪刺?
岐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病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
帝曰: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与巨刺,何以别之?
岐伯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病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

诗句

1. 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何谓缪刺?

  • 注释: 黄帝提问关于缪刺的概念。
  • 赏析: 这一句引入了对“缪刺”这一治疗方法的初步探讨,体现了黄帝对治疗方法的探询和求知欲。

2. 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

  • 注释: 这是一段关于邪气侵入人体的详细过程描述。
  • 赏析: 此段描述了邪气如何从皮肤开始逐步进入人体的过程,揭示了疾病发生的机理,强调了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

3. 如此则治其经焉。今邪客于皮毛…

  • 注释: 根据前面的描述,决定采用经穴治疗的方法。
  • 赏析: 这里指出根据邪气入侵的路径,选择对应的经络进行针灸或药物治疗。

4. 帝曰: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与巨刺,何以别之?

  • 注释: 询问如何运用缪刺法进行治疗,以及与巨刺的区别。
  • 赏析: 这个问题直接指向了具体的临床操作方法和技术差异,反映了实践中对各种针法的理解和运用。

译文

黄帝问:我听说缪刺是一种治疗方法,但是没有理解它的真正含义。什么是缪刺呢?
岐伯回答说:邪气侵入人体时,首先会停留在肌肤和毛发上,如果停留不移,就会深入到孙脉;如果继续深入,又会进入络脉;如果仍然留在经络中,就会影响到五脏六腑的功能。这是邪气通过肌肤、孙脉、络脉、经脉进入内脏的情况,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治疗这些经络来进行预防和治疗。现在,如果邪气已经侵入皮肤和毛发,并深入到孙脉,那么就需要用缪刺的方法来治疗,因为它涉及到了经络的治疗。然而,如果邪气已经进入了肌肉、骨骼等组织,就不适合用缪刺来治疗,这时应该使用巨刺的方法来治疗。

黄帝说:我想听听缪刺的具体方法,以及它与巨刺的区别是什么?
岐伯回答说:当邪气侵入经络时,如果左盛则导致右病,右盛则导致左病;或者有邪气转移的情况,左脉先出现病症,这时就一定要使用巨刺法,因为巨刺法是直接作用于经络的,而不是络脉。所以,络病是指络脉上的疼痛与经脉上的疼痛位置相近,所以被称为缪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