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气失应,草木晚荣,肃杀而甚,则刚木辟着,柔萎苍干,上应太白星。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凉雨时至,上应太白星(、岁星),其谷苍。上临阳明,生气失政,草木再荣,化气乃急,上应太白、镇星,其主苍早。复则炎暑流火,湿性燥,柔脆草木焦槁,下体再生,华实齐化,病寒热,疮疡,疿胗,痈痤,上应荧惑、太白,其谷白坚。白露早降,收杀气行,寒雨害物,虫食甘黄,脾上受邪,赤气后化,心气晚治,上胜肺金,白气乃屈,其谷不成,咳而鼽,上应荧惑、太白星。
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长政不用,物荣而下,凝惨而甚,则阳气不化,乃折荣美,上应辰星。民病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郁冒朦昧,心痛暴喑,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上应荧惑、辰星,其谷丹。复则埃郁,大雨且至,黑气乃辱,病骛溏,腹满,食饮不下,寒中,肠鸣,泄注,腹痛,暴挛痿痹,足不任身,上应镇星、辰星,玄谷不成。

【译文】

岁木不及,燥气大行,生气不相应,草木晚荣。肃杀异常,刚强木被遮蔽,柔弱的草木干枯苍劲,应于太白星。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凉雨不时降临,应于太白星、岁星。其谷为苍色。上临阳明,生气失政,草木再荣,化气乃急。应于太白、镇星。其主苍早。复则炎暑流火,湿性燥,柔脆草木焦槁,下体再生(即“华实齐化”)。病寒热,疮疡,疿胗,痈痤。应于荧惑星、太白星。其谷白色坚硬。白露早降,收杀气行,寒雨害物,虫食甘黄,脾受邪气,赤气后化,心气晚治。应于荧惑星、太白星。

岁火不及,寒气大行,长政不用,物荣而下,凝惨而甚,则阳气不化,乃折荣美。应于辰星。民病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郁冒朦昧,心痛暴喑,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应于荧惑星、辰星。其谷丹。复则埃郁,大雨且至,黑气乃辱,病骛溏,腹满,食饮不下,寒中,肠鸣,泄注,腹痛,暴挛痿痹,足不任身。应于镇星、辰星。玄谷不成。

【注释】

岁:年。 不及:不及时令。

燥:干燥的意思。

失应:不相合。

草木:指草木之气。

晚荣:迟暮开花。

肃杀:严酷杀气。

辟着:遮蔽。

柔萎:柔软枯败。

苍干:青色树干。

太白星:金星。

中清:心中烦闷。

胠胁:胠部和胁侧。

少腹痛:小腹部疼痛。

肠鸣:肠中鸣响。

溏泄:大便稀烂泄泻。

凉雨:清凉的雨水。

太白星、岁星:金星、木星。

苍:青色。

上临:居高临下。

生气:指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及其变化。

失政:不得时宜。

再荣:再次生长。

化气急:生化之气急速运行。

上应:天人相应的关系。

荧惑星、太白星:火星、金星。

丹:黑色。

埃郁:烟尘弥漫。

黑气辱:黑气侮辱。

骛溏:腹泻。

暴挛:突然拘挛。

足不任身:足不能任持全身。

玄谷不成:黑色谷物不能成熟收获。

【赏析】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肝木当令……民病飧泄、食减。”这里说的是岁木不及的情况。所谓“不及”,就是不及本气的正常值,即比常量要低一些。由于岁木不及,所以“燥乃大行”,“生气失应”。

这里的“生气”是指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及其变化;“失应”则是指这些生命活动及其变化失去了常度。“燥乃大行”就是说明“生气”之“不及”了;“草木晚荣”是说明“失应”的程度还比较严重。“肃杀而甚”、“柔脆草木焦槁”、“上应太白星”等句都说明“不及”到了严重的地步。

“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凉雨时至”等四句描述了这种“不及”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内经》认为,“中清”,就是心中烦闷。“胠胁痛”、“小腹部疼痛”、“肠鸣”、“溏泄”、“凉雨时至”,都是由于“不及”所致的内脏功能失调的表现。“上应太白星”、“其谷苍”,则是对上述病症的进一步解释。

“复则炎暑流火,湿性燥”等五句说明了如果这种“不及”情况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就会使天气炎热而降雨不止(“流火”)、气候潮湿而干燥(“湿性燥”),使草木枯槁(“柔脆草木焦槁”),出现下体再生(“下体再生”即“下体脱生”)、果实不实(“华实齐化”)、疾病多发(“病寒热”、“疮疡”)、皮肤病变(“疿胗”)以及痈痤等现象(“痈痤”即“痈肿”)。这些都是由于气候异常引起的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所导致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最后三句是说,如果气候异常的情况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还会使“白气屈”,即太阳的光辉暗淡,白气就受到压抑;使“其谷不成”,即庄稼无法成熟;使人的面色发青,呼吸急促,身体不适等等。这些都是由于气候异常对人体的影响所导致的一系列病理反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