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曰:五运更治,上应天期,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真邪相薄,内外分离,六经波荡,五气倾移,太过不及,专胜兼并,愿言其始,而有常名,可得闻乎?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是明道也!此上帝所贵,先师传之,臣虽不敏,往闻其旨。
帝曰:余闻:“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余诚菲德,未足以受至道,然而众子哀其不终,愿夫子保于无穷,流于无极,余司其事,则而行之,奈何?
岐伯曰:请遂言之也。《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
帝曰:何谓也?
岐伯曰:本气位也。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故太过者先天,不及者后天,所谓治化而人应之也。

黄帝问:五运六气更治,上应天期,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真邪相薄,内外分离,六经波荡,五气倾移,太过不及,专胜兼并,我愿了解其始末,而有常名,可以得到讲解吗?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您的问题很明了!这是明道啊!这是上帝所重视的,先师传授的,臣下虽然不聪明,但已听过它的要旨。

帝曰:我听说:“得到人才而不用他,这叫失道;传非其人,轻慢泄露了天宝。”我的确菲薄德行,不足以受到至道之教,然而众子哀怜我的不能善终,希望先生能够继续下去,流传无穷,我负责管理事务,就会去实行它,怎么办呢?

岐伯说:请让我说完吧。《上经》说:“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帝曰:什么是本气位呢?

岐伯说:本气位是天地与人的相互关系。位天的人是天文,位地的人是地理,通于人气变化的是人事。因此太过的是先天,不及的是后天,这就是所谓的治化而人应该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