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之气,地气迁,燥将去,寒乃始,蛰复藏,水乃冰,霜复降,风乃至,阳气郁。民反周密,关节禁固,腰脽痛。炎暑将起,中外疮疡。二之气,阳气布,风乃行,春气以正,万物应荣,寒气时至。民乃和,其病淋、目瞑、目赤、气郁于上而热。三之气,天政布,大火行,庶类蕃鲜,寒气时至。民病气厥心痛,寒热更作,咳、喘、目赤。四之气,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民病寒热,嗌干、黄瘅、鼽、衂、饮发。五之气,畏火临,暑反至,阳乃化,万物乃生、乃长荣,民乃康。其病温。终之气,燥令行,余火内格,肿于上、咳、喘,甚则血溢。寒气数举,则霿雾翳,病生皮腠,内舍于胁,下连少腹而作寒中。地将易也。
必抑其运气,资其岁胜,折其郁发,先取化源,无使暴过而生其病也。食岁谷以全真气,食间谷以避虚邪,岁宜咸以软之而调其上,甚则以苦发之以酸收之而安其下,甚则以苦泄之。适气同异而多少之,同天气者以寒清化,同地气者以温热化。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寒远寒,食宜同法。有假则反。此其道也,反是者病作矣。
初之气,地气迁移,干燥开始消退,寒冷即将来临,蛰伏的昆虫将返回藏匿之地,水将冻结成冰,霜降,风起。阳气郁积不散。民众应变得谨慎周密,关节受到限制,腰部疼痛。炎暑即将来临,内外发生疮疡之病。
二之气,阳气布散,风开始运行,春气以正,万物都应迎来繁荣时期,寒气时至。民众应该和谐相处,其疾病多为淋证、目瞑、目赤、气郁于上而发热等。
三之气,天政布设,大火运行,各类生物繁茂鲜亮,寒气时至。民众疾病表现为气厥心痛,寒热交替更作,咳嗽、喘息、目赤。
四之气,溽暑到达,大雨时常出现,寒热互至。民众疾病表现为寒热交替,咽喉干渴、皮肤黄染、鼻塞流涕、浮肿、口渴饮水。
五之气,畏惧炎热降临,暑气反而到来,阳气开始转化,万物开始生长、成长并茂盛,民众健康。其疾病为温病。
终之气,燥令盛行,余火内格,肿在上身,咳嗽、呼吸急促,严重者血溢。寒气多次出现,则雾气弥漫,疾病生于皮肤表面,内舍于胁肋下,向下连至少腹而引发寒中之症。土地即将发生变化。
必抑制其运气,利用岁胜,解除其郁发,首先取化源,防止过度导致疾病发生。食用当年谷物以保全真气,食用间谷以避开虚弱邪气,年份适宜咸味以柔软身体并调和上部,严重的则用苦味药物来发汗以酸味收敛以安下部,严重的则用苦味泄泻。根据气候的不同而调整用药量,同天气者使用寒凉药以清化,同地气者使用温热药以温热化。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寒远寒,食物宜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有虚假情况时反其道而行之。这是治疗疾病的根本法则,反之就会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