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花燿四海,扶桑翳瀛洲。
日月经天涂,明暗不相讐。
穷达自有常,得失又何求。
岂效路上童,携手共遨游。
阴阳有变化,谁云沉不浮。
朱鳖跃飞泉,夜飞过吴洲。
俯仰运天地,再抚四海流。
系累名利场,驽骏同一辀。
岂若遗耳目,升遐去殷忧。
诗句解释:
- 若花燿四海,扶桑翳瀛洲。
- “若花”可能指的是美丽的花朵,或指诗人自己,“耀”是照耀的意思,“四海”泛指全世界,“扶桑”是传说中的一棵大树,这里指代太阳。这一句表达的是太阳光芒四射,普照大地的景象。
- 日月经天涂,明暗不相雠。
- “经天涂”意味着经过天空的广阔地带,“雠”是争斗,冲突的意思。这句诗描绘了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在运行不息,光明与黑暗从未有过争斗。
- 穷达自有常,得失又何求?
- 这里的“穷达”指的是人的贫贱富贵,“自有常”表明这是自然规律,“得失”指成功和失败,“何求”问的是为什么要追求。这一句表达了诗人认为人生的富贵和失意都是常态,不应该过分追求得失,顺应自然的规律生活即可。
- 岂效路上童,携手共遨游。
- “童”在这里可能是年轻或者天真无邪的意思,“路上”泛指世间,“携手共遨游”意味着一起自由地旅行。这一句可能是在说不要像那些世俗之人一样追逐名利,而是要像孩童那样纯真、自在地生活。
- 阴阳有变化,谁云沉不浮?
- “阴阳”通常代表天地间的对立统一,“变化”表示万物的变迁。这一句是在说世界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 朱鳖跃飞泉,夜飞过吴洲。
- 这里的“朱鳖”可能指的是一种动物,也可能是某种象征物。“飞泉”形容它如飞溅的水花一般迅速,“夜飞过吴洲”则是指它在夜晚也活跃,穿过了吴地的水域。这两句描述了一幅动态的画面,动物或象征物的生动活力。
- 俯仰运天地,再抚四海流。
- “俯仰”描述的是上下的动作,“运天地”表明其行动范围广泛,“再抚四海流”则是在说它的动作覆盖了整个天下,影响了四海。这几句描绘了该物体或生物的宏大影响力和活动范围。
- 系累名利场,驽骏同一辀。
- “系累”即拖累,“名利场”是指追逐名利的场所,“驽骏同一辀”中的“驽”是劣马的意思,“骏”是好马的意思。这句话可能在批评追逐名利的人,无论好坏都在同一辆车上,无法分辨优劣。
- 岂若遗耳目,升遐去殷忧。
- “遗耳目”表示放下一切视听之欲,“升遐”意为升向高远之处,脱离尘世的纷扰。“去殷忧”即摆脱忧虑困扰。这一句可能是在劝诫世人要超脱尘世的烦恼,不必过于在意名利的追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咏怀》系列中的一首。通过对比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生的变化,诗人表达了对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