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余游大梁,登于黄华颠。

共工宅玄冥,高台造青天。

幽荒邈悠悠,凄怆怀所怜。

所怜者谁子,明察应自然。

奸宠沈冀州,妖女不得眠。

肆变陵世俗,岂云永厥年!

昔余游大梁,登于黄华颠。
共工宅玄冥,高台造青天。
幽荒邈悠悠,凄怆怀所怜。
所怜者谁子,明察应自然。
奸宠沈冀州,妖女不得眠。
肆变陵世俗,岂云永厥年!

解析:
这首诗是《咏怀八十二首》中的第五十一首。它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游历大梁时的感受与思考。

  1. 昔余游大梁,登于黄华颠。
  • 注释:昔日我游历至大梁,站在黄华之巅。
  • 赏析:这里的“黄华”可能是指黄河南岸的一处高地,诗人登上此处可以俯瞰大梁市的壮丽景色。
  1. 共工宅玄冥,高台造青天。
  • 注释:共工的居所位于玄天(即太白星宿),高台建在青色的天空中。
  • 赏析:这里通过比喻手法将共工和高台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神话传说的兴趣及其对天地间自然的崇敬之情。
  1. 幽荒邈悠悠,凄怆怀所怜。
  • 注释:幽深的荒野辽阔无垠,令人感到凄凉悲伤,心中充满了同情。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广阔而荒凉景象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感和哀愁。
  1. 所怜者谁子,明察应自然。
  • 注释:我所怜悯的是那些自然之子,他们能够洞察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之道。
  • 赏析:这里的“自然之子”指的是那些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自然法则的人们。诗人通过这句话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1. 奸宠沈冀州,妖女不得眠。
  • 注释:邪恶的人得到了宠幸,美丽的女子无法安眠。
  • 赏析:这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黑暗现象,如权贵与奸佞勾结、美色诱惑等,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腐败。
  1. 肆变陵世俗,岂云永厥年!
  • 注释:肆意改变常规,违背世俗道德,哪能永远保持其年华!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现实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评,认为那些背离自然规律、违背道德原则的行为是短视且不可取的。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神话、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