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

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

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

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

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驾言发魏都” - 描述某人(可能是作者自己)准备离开魏国首都洛阳,启程前往北方。
  2. “南向望吹台” - 向南眺望吹奏乐器的吹台,可能是为了表达某种对故乡或过去的怀念。
  3. “箫管有遗音” - 指在吹台上留下的箫和管乐的声音,暗示着往昔的繁华已逝。
  4. “梁王安在哉” - 询问昔日的梁王(可能指的是汉文帝刘恒,因为梁王是其封号)现在何在,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5. “战士食糟糠” - 形容战士们的生活艰苦,只能吃糠,这反映了士兵生活的艰辛。
  6. “贤者处蒿莱” - 指有才能的人如今流落至野外的草丛中,生活艰难困苦。
  7. “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 - 描绘了战争结束,但歌声尚未结束,秦国的军队又突然来袭的情景。
  8. “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 - 表达了自己所在的夹林之地已经不再拥有,而昔日豪华的宫殿也因战乱而被尘土覆盖。
  9. “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 描述了军队在华阳战败,最后连自己的遗体都被埋入黄土中化为尘土。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从辉煌到衰败的情感变化。开头两句“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表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岁月的回忆和留恋。接下来的“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故国旧地的怀念。

中间四句:“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通过对比战士和贤者的境遇,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这种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则直接描写了战争给诗人个人带来的悲剧结局,以及国家兴衰、世事无常的悲哀。整体上,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从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