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何也?
然:人胃中当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水谷尽矣。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津液俱尽,即死矣。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此类题目,考生应结合具体语境回顾相关知识内容,根据各个选项的提示和上下文的句子结构、句意来做出判断。注意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思和用法。如:
①曰: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何也?“曰”为引论之词,是说“有人说……”,表示说话的语气;“曰”,可译为“说”。
②然:人胃中当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然”是承上启下,表示转折的连词,意为“然而”;“然”译为“然而”。
③故平人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水谷尽矣。“故”为总结前文的代词,相当于“所以”;“故”译为“因此”。
④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津液俱尽,即死矣。“即”是承接下文的连词,相当于“就”、“于是”,这里指“因而”、“便”的意思;“即”译为“就”。
⑤难经 · 论脏腑 · 四十三难:“难经”是古代的一部医书,由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难经》是一部重要的古典医籍,共三卷。其中《四十三难》是其中的第四十二篇,讨论的是有关内脏器官的功能与病变的问题。
【答案】
译文:有人说:人如果不吃东西和饮水,七天就会死亡。为什么呢?
解释:第一句:有人说。“曰”,引论之词,表示说话的语气。第二句:人体胃里应该保留谷物2斗,水1斗5升。“然”,表转折连词,意为“然而”。第三句:因此正常的人每天两次排便,一次排泄2斗5升的水,一天排泄5升水,七天就是30.5升水,这样水喝的和吃的都排完了,人就会死亡。第四句:所以说正常的人不吃饭饮水七天就会死亡,是因为人体的水和谷物都被排出体外了。第五句:难经 · 论脏腑 · 第四十三难:“难经”是古代的一部医书,由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难经》是一部重要的古典医籍,共三卷。其中《四十三难》是其中的第四十二篇,讨论的是有关内脏器官的功能与病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