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泄凡有几?皆有名不?
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此五泄之要法也。

这首诗是关于中医五泄症的讨论。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解释和译文,以及相关的注释和赏析:

  • 难经·论病·五十七难:这是《黄帝内经》中的一篇文章,讨论了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曰:泄凡有几?皆有名不?
  • 然:在这里,“然”是一个助词,表示承认或肯定的语气。
  • 泄凡有五,其名不同:中医认为泄泻(腹泻)分为五种类型,每种类型的症状和治疗都有所不同。
  • 胃泄者:指由胃引起的泄泻,主要表现为饮食消化不良,大便颜色为黄色。
  • 脾泄者:指由脾脏功能失调引起的泄泻,主要表现为腹胀、满腹胀气、腹泻等症状。
  • 大肠泄者:指由于大肠功能异常导致的泄泻,表现为大便颜色为白色,肛门疼痛,排便时感到窘迫。
  • 小肠泄者:指由小肠功能失常引起的泄泻,表现为小便时出现脓血,少腹部疼痛。
  • 大瘕泄者:指由大肠和直肠共同引起的泄泻,表现为里急后重的症状,如多次到厕所但仍无法正常排便,以及茎部疼痛。
  • 名曰后重:这里指的是大瘕泄的特点之一,即大便排出不畅,感觉沉重。

译文:
中医认为泄泻分为五种类型,各有其名称和症状。胃泄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脾泄则表现为腹胀、满腹胀气等。大肠泄表现为排便困难、白色大便、肛门疼痛。小肠泄为小便时有脓血、少腹部疼痛。大瘕泄则伴有里急后重的不适感,难以正常排便且伴有疼痛。这些泄泻类型都是需要特别关注和治疗的疾病。

注释:

  • 难经·论病·五十七难:这是《黄帝内经》中的一篇文献,讨论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
  • 曰:泄凡有几?皆有名不?
  • 然:在这里,“然”是一种表示确认的语气。
  • 泄凡有五:中医认为泄泻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 其名不同:每种泄泻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 胃泄者:由胃部功能异常引起的泄泻。
  • 脾泄者:由脾脏功能失调引起的泄泻。
  • 大肠泄者:由大肠功能异常导致的泄泻。
  • 小肠泄者:由小肠功能失常引起的泄泻。
  • 大瘕泄者:由大肠和直肠共同引起的泄泻。
  • 名曰后重:大瘕泄的典型症状之一,表现为大便排出不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五种不同类型的泄泻进行详细的描述,展现了中医在治疗泄泻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方法。每种泄泻都有其特定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医学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