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戎之性,勇悍好利,或城居,或野处,米粮少,金贝多,故人勇战斗,难败。自碛石以西,诸戎种繁,地广形险,俗负强很,故人多不臣。当候之以外衅,伺之以内乱,则可破矣。
西戎的性格,勇猛而好战,有的人住在城堡里,有的人住在野外,他们缺乏粮食,却有很多金子和贝币,所以人们勇敢战斗,难以取胜。自碛石以西,各少数民族众多,土地辽阔,地形险峻,风俗强硬、倔强,因此很多人不愿意臣服。应当等待他们的外部衅隙,寻找他们的内部动乱,这样就可以打败他们了。
注释:西戎:古代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勇悍好利:勇猛而喜欢贪图财物。
或城居:有的住在城里。
或野处:有的住在野外。
米粮少:粮食匮乏。
金贝多:金银财宝丰富。
故人勇战斗:因此人们勇敢战斗。
难败:难以取胜。
候之以外衅:等待他们的外部衅隙。
伺之以内乱:寻找他们的内部动乱。
当候之以外衅,伺之以内乱:应当等待他们的外部衅隙,寻找他们的内部动乱。
赏析:这首诗是关于西戎的描述,描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在战争策略上的考虑。首先,作者指出了西戎的性格特点,即勇猛而好战,这为接下来的战争策略提供了基础。接着,诗人指出了西戎的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即缺乏粮食但拥有丰富的金银财宝,这使得他们更加勇敢地参与战斗。然后,诗人提出了两种可能的战争策略:一是等待他们的外部衅隙,二是寻找他们的内部动乱。这两种策略都体现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深入思考和理解。最后,诗人总结了这两种策略的意义和效果,强调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打败西戎。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军事才能,也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