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骑常师友,朝夕进规献。
侍中主喉舌,万机无不乱。
尚书统庶事,官人乘法宪。
彤管珥纳言,貂珰表武弁。
出入承明庐,车服一何焕。
三寺齐荣秩,百僚所瞻愿。

【注释】

百一诗,指唐代诗人张说所作的《千言百态》。其五,是其中的第五首。

散骑,官名,汉代有散骑常侍,唐代亦有,为皇帝的近侍官员。师友:朋友,同僚。

朝夕进规献:早晚都来进献规劝和建议。

侍中:指门下省侍中之职,掌管机要文书。主喉舌:掌管国家的言论与文辞。

万机:指朝廷的一切事务。不(pú)乱:即“不紊”,没有扰乱之意。

尚书:指吏部尚书,掌管官吏任免等事宜。统庶事:主管百官的政务。

法宪:法律与规章。

彤管,大红色笔杆,这里指笔。珥(ěr):下垂于耳旁的饰物。纳言,官名,古代掌传达命令。

貂珰:貂尾,用貂毛制成的帽饰,用以表示尊贵。表武弁:佩戴武官的冠帽。

出入承明庐,车服一何焕:出入宫廷之中,车马服饰多么华美。承明庐,宫名,在大明宫正南面。

三寺齐荣秩,百僚所瞻愿:三部寺院都得到提升官职,百官都仰慕他们。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作者通过歌颂唐代开元年间的三位宰相——张说、姚崇和宋璟,抒发了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之情。

全诗共八句,每句均以七字为主,结构匀称,音律和谐流畅。前四句写三人的不同职务及其职责,突出他们在朝中的重要地位;后四句则着重描绘他们的风采仪态及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突出他们对国家和百姓的贡献与恩情。

首联起兴,以散骑、侍中的崇高身份,表明他们是皇帝的亲近助手和参谋。“朝夕进规献”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勤勉尽责。颔联承上启下,由侍中的职能转到尚书的职责,说明他们都是掌握国家大权的关键人物。颈联又由尚书转到散骑、侍中的其他两位同事,突出了他们在朝中的地位显赫,备受尊敬。尾联再由三人扩展到整个朝廷,表达了人们对他们的敬爱和向往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三位宰相的赞颂和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唐玄宗开元盛世的美好回忆和无限憧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敏锐感知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