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网经卷上 梵网经菩萨戒序

诸佛子等。合掌至心听。我今欲说诸佛大戒序。众集默然听。自知有罪当忏悔。忏悔即安乐。不忏悔罪益深。无罪者默然。默然故当知众清净。诸大德优婆塞优婆夷等谛听。佛灭度后于像法中。应当尊敬波罗提木叉。波罗提木叉者即是此戒。持此戒时如暗遇明如贫得宝如病得差如囚系出狱如远行者得归。当知此则是众等大师。若佛住世无异此也。怖心难生善心难发。故经云。勿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刹那造罪殃堕无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壮色不停犹如奔马。人命无常过于山水。今日虽存明亦难保。众等各各一心勤修精进。慎勿懈怠懒惰睡眠纵意。夜即摄心存念三宝。莫以空过徒设疲劳后代深悔。众等各各一心谨依此戒。如法修行应当学

梵网经 · 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卷上
诸佛子等。合掌至心听。我今欲说诸佛大戒序。众集默然听。自知有罪当忏悔。忏悔即安乐。不忏悔罪益深。无罪者默然。默然故当知众清净。诸大德优婆塞优婆夷等谛听。佛灭度后于像法中。应当尊敬波罗提木叉。波罗提木叉者即是此戒。持此戒时如暗遇明如贫得宝如病得差如囚系出狱如远行者得归。当知此则是众等大师。若佛住世无异此也。怖心难生善心难发,故经云勿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刹那造罪殃堕无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壮色不停犹如奔马。人命无常过于山水。今日虽存明亦难保,众等各各一心勤修精进,慎勿懈怠懒惰睡眠纵意,夜即摄心存念三宝。莫以空过徒设疲劳后代深悔,众等各各一心谨依此戒。如法修行应当学

译文:
梵网经卷上,我要讲述的是佛教大乘戒律经典《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卷上》。这部经典由后秦鸠摩罗什翻译,共上下两卷。上卷讲述了释迦牟尼在第四禅地中,与无量大梵天王、不可说不可说菩萨众一起,来到莲华台藏世界,向卢舍那佛请教如何成菩萨的方法和果相。

网页时间是:2024-10-27
梵網經 (梵文Brahmajāla-sūtra),佛教大乘戒律经典,全称《梵網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卷上》。 后秦鸠摩罗什译,上下两卷。 上卷叙述释迦牟尼从第四禅擎接大众到莲华台藏世界见卢舍那佛,问一切众生以何因缘得成菩萨十地之道,所得果是何等相,以及卢 …

梵网经 · 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卷上 鸠摩罗什 - [ 晋 ] 尔时,释迦牟尼佛,在第四禅地中,摩醯首罗 天 王宫,与无量大梵 天 王、不可说不可说菩萨众,说莲花 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

诗句赏析:
该部分主要包含诗歌原文及对其内容的简要分析。

**1. ** 诗句原文:”诸佛子等。合掌至心听。我今欲说诸佛大戒序。” —— 这里表达了对听众的尊重和诚意,通过合掌至心来表达对佛法的虔诚和专注。这种恭敬的态度体现了佛教中的“五体投地”,是一种表示极度尊敬和虔诚的姿态。

**2. ** 诗句原文:”自知有罪当忏悔。忏悔即安乐。不忏悔罪益深。” —— 这部分强调了忏悔的重要性及其带来的好处。忏悔被视为一种美德,能带来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反映了佛教中慈悲为本、因果报应的观念。

**3. ** 诗句原文:”无罪者默然。默然故当知众清净。” —— 这句话揭示了一个道理:保持沉默也是一种修行。在佛教中,沉默常常被看作是一种力量,能够净化心灵,减少杂念,达到内心的宁静。

**4. ** 诗句原文:”诸大德优婆塞优婆夷等谛听。” —— 这里的“谛听”意味着专心致志地倾听,显示了说话者对听众的尊重和期待。这体现了佛教中对话和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倾听者需要具备的耐心和理解能力。

**5. ** 诗句原文:”佛灭度后于像法中。” —— 这句话描述了佛教历史中的一个阶段。”像法”是佛教术语,指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教义更加成熟,但同时也可能伴随着一些争议和挑战。

**6. ** 诗句原文:”当知此则是众等大师。” —— 这里指出,在佛教中,每一位信徒都被视为是一位大师。这种观点强调了自我修炼和修行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只要他们愿意学习和实践佛教教义。

通过对这些诗句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梵网经》中蕴含的佛教哲学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