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作是愿。宁以铁锤打碎此身从头至足令如微尘。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恭敬礼拜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热铁刀鉾挑其两目。终不以破戒之心视他好色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铁锥遍劖刺耳根经一劫二劫。终不以破戒之心听好音声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终不以破戒之心贪嗅诸香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断其舌。终不以破戒之心食人百味净食
复作是愿。宁以利斧斩斫其身。终不以破戒之心贪着好触
复作是愿。愿一切众生悉得成佛。而菩萨若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结夏安居。常用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形像。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头陀者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时中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如鸟二翼。若布萨日新学菩萨。半月半月布萨诵十重四十八轻戒。时于诸佛菩萨形像前。一人布萨即一人诵。若二人三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诵。诵者高座。听者下坐。各各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结夏安居一一如法。若头陀时莫入难处。若国难恶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师子虎狼水火风难。及以劫贼道路毒蛇。一切难处悉不得入。若头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诸难处悉不得入。若故入者。犯轻垢罪
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卷下
探究佛教戒律与修行的精髓
- 作品概览与时代背景
- 《梵网经》成书时间及译者
- 后秦时期社会环境对佛学影响
- 卢舍那佛象征意义与教化目的
- 戒律内容解析
- “破戒之身”含义与警示
- 具体戒律案例与实践指导
- 戒律对修行者身心影响
- 菩萨心地与戒律关系
- 菩萨戒的重要性与实践方式
- 破戒行为对信仰损害分析
- 戒律在菩萨修行中作用
- 戒律执行与遵守重要性
- 戒律执行中常见困难
- 持戒者内心挣扎与解脱
- 遵守戒律对个人与社会益处
- 文化与信仰交融
- 佛教戒律在不同地区适应
- 戒律与地方宗教习俗互动
- 现代佛教徒对传统戒律看法
- 结语:未来展望与传承价值
- 卢舍那佛戒品历史意义再审视
- 当代佛教如何继承与发展戒律
- 佛教戒律在现代社会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