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四]魏书曰:公后日复与遂等会语,诸将曰:“公与虏交语,不宜轻脱,可为木行马以为防遏。”公然之。贼将见公,悉于马上拜,秦、胡观者,前后重沓,公笑谓贼曰:“汝欲观曹公邪?亦犹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智耳!”胡前后大观。又列铁骑五千为十重陈,精光耀日,贼益震惧。
注[五]臣松之案:汉高祖二年,与楚战荥阳京、索之间,筑甬道属河以取敖仓粟。
应劭曰:“恐敌钞辎重,故筑垣墙如街巷也。”今魏武不筑垣墙,但连车树栅以扞两面。
冬十月,军自长安北征杨秋,围安定。秋降,复其爵位,使留抚其民人。[一]十二月,自安定还,留夏侯渊屯长安。
注[一]魏略曰:杨秋,黄初中迁讨寇将军,位特进,封临泾侯,以寿终。
十七年春正月,公还邺。天子命公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在《三国志 · 魏书 · 武帝纪》中,曹丕被描绘为一位具有卓越军事才能和战略视野的君主。下面将逐句翻译这首诗的内容:
第一句:“曹丕字子桓,沛国谯人”
翻译:曹丕的字是子桓,他是沛国人。
第二句:“姓曹讳操,宇孟德”
翻译:他的姓氏是曹,他的名字是操,字孟德。
第三句:“汉相国参之后”
翻译:他是汉代相国曹参的后代。
第四句:“桓帝世,腾为中常侍大长秋”
翻译:桓帝时期,曹腾成为了中常侍大长秋。
第五句:“父节字符伟,素以仁厚称”
翻译:他的父亲曹节,字字符伟,以仁厚著称。
第六句:“邻人有亡豕者,与节豕相类”
翻译:邻居有人丢失了猪,形状与节家的相似。
第七句:“诣门认之,节不与争”
翻译:他去敲门确认,曹节没有与他争执。
通过这首诗的内容和注释,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曹操及其儿子曹丕的政治生涯和军事策略,同时欣赏到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