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春正月,[一]天子命公世子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太原商曜等以大陵叛,遣夏侯渊、徐晃围破之。张鲁据汉中,三月,遣钟繇讨之。公使渊等出河东与繇会。

注[一]魏书曰:庚辰,天子报:减户五千,分所让三县万五千封三子,植为平原侯,据为范阳侯,豹为饶阳侯,食邑各五千户。

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遣曹仁讨之。

超等屯潼关,公敕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秋七月,公西征,[一]与超等夹关而军。公急持之,而潜遣徐晃、朱灵等夜渡蒲阪津,据河西为营。公自潼关北渡,未济,超赴船急战。

校尉丁斐因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公乃得渡,[二]循河为甬道而南。贼退,拒渭口,公乃多设疑兵,潜以舟载兵入渭,为浮桥,夜,分兵结营于渭南。贼夜攻营,伏兵击破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是陈寿所著的一部历史著作,记载了三国时期魏国的历史。本诗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通过描述曹操在统一北方过程中的军事行动和军事策略,展现了他的政治才能和军事天赋。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1. 诗句解读
  • 十六年春正月,天子命公世子丕为五官中郎将:这里的“十六年”指的是东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而“天子”则是指当时的汉朝皇帝刘协,即汉献帝。“公”指的是曹操,“世子丕”是指曹操的儿子曹丕,后来成为魏文帝。“五官中郎将”是曹操当时担任的重要官职之一,负责管理皇宫中的事务以及皇帝的护卫等。
  • 太原商曜等以大陵叛:这句话描述了太原地区的商人和将领商曜等人发动叛乱的事件。“大陵”是叛乱发生的地点,而“叛”字则表示这些地方势力对中央政权的反抗。
  • 张鲁据汉中,三月,遣钟繇讨之:张鲁占据了汉中地区,而曹操为了平定叛乱,派遣钟繇前往讨伐。“据汉中”说明张鲁控制了该地区的中心地带,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地方势力。
  • 公使渊等出河东与繇会:曹操让夏侯渊等人从河东地区出发,以便与钟繇共同对付张鲁。“河东”是黄河以东的地区,而“会”字则表示双方的合作和联盟。
  1. 译文及注释
  • 减户五千,分所让三县万五千封三子,植为平原侯,据为范阳侯,豹为饶阳侯,食邑各五千户:这段译文讲述了曹操为了安抚叛乱分子,决定给予他们一些封赏。“减户五千”指的是减少叛军的人数,而“所让三县万五千”则是指被赐封的土地。“植为平原侯”,“据为范阳侯”,“豹为饶阳侯”分别表示不同的人被封为不同的侯位。“食邑各五千户”则是说每个封地都有五千户人家,这是对他们的一种经济上的支持和保障。
  • 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这段译文描述了关中地区的将领们对于钟繇的军事行动产生了怀疑,担心他会自行发动袭击。“马超”是其中的关键人物,他是马腾的儿子,也是西凉军阀之一。“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人都是当时著名的反叛力量。“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表明这些将领联合起来反对钟繇的行动。
  • 公敕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秋七月,公西征,与超等夹关而军。公急持之,而潜遣徐晃、朱灵等夜渡蒲阪津,据河西为营。公自潼关北渡,未济,超赴船急战:这段译文描述了曹操如何应对马超等人的围攻。“关西兵精悍”指的是关中的兵力强大而且训练有素。“坚壁勿与战”则是说曹操下令坚守不出,不主动出战。“秋七月”,指的是具体的日期。“公西征”,指的是曹操亲自率军向西进攻。“与超等夹关而军”,意味着曹操的军队与马超等人的军队在关口两侧布阵作战。“公急持之,而潜遣徐晃、朱灵等夜渡蒲阪津,据河西为营”描绘了曹操如何巧妙地利用夜色和地形优势来打击敌人。“徐晃、朱灵”是其中的两名将领,他们的行动对于稳定局势起到了关键作用。“公自潼关北渡”指的是曹操自己带领主力部队从潼关北边渡过黄河,准备继续攻击。“未济,超赴船急战”则表明在渡河的过程中,马超的船只已经赶到,双方在河面上展开了激烈的对抗。
  1. 赏析
  • 诗句内容概括:《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的诗句主要叙述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军事活动和其政治手腕。通过描写曹操在面对内外威胁时的应对策略和军事才能,展示了他的雄才大略和卓越领导能力。
  • 诗句背景分析:这首诗节选于《三国志》,是研究三国时期政治、军事的重要文献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三国时代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 诗句的艺术特色:诗句语言简练,情感丰富,既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感慨,也体现了古代诗歌的审美特点。同时,通过对诗句的深入解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的这首诗节选充分展现了曹操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通过对其内容的详细解读,不仅能够深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还能够感受到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远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