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庚辰,令曰:“轩辕有明台之议,放勋有衢室之问,皆所以广询于下也。[一]百官有司,其务以职尽规谏,将率陈军法,朝士明制度,牧守申政事,缙绅考六艺,吾将兼览焉。”

注[一]管子曰: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兵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民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建鼓于朝,而备诉讼也;汤有总街之廷,以观民非也;武王有灵台之囿,而贤者进也:此古圣帝明王所以有而勿失,得而勿忘也。

孙权遣使奉献。蜀将孟达率觽降。武都氐王杨仆率种人内附,居汉阳郡。[一]注[一]魏略载王自手笔令曰:“*(吾)**[日]*前遣使宣国威灵,而达即来。吾惟春秋褒仪父,即封拜达,使还领新城太守。近复有扶老携幼首向王化者。吾闻夙沙之民自缚其君以归神农,豳国之觽襁负其子而入丰、镐,斯岂驱略迫胁之所致哉?乃风化动其情而仁义感其衷,欢心内发使之然也。以此而推,西南将万里无外,权、备将与谁守死乎?”

诗句

秋七月庚辰,令曰:“轩辕有明台之议,放勋有衢室之问,皆所以广询于下也。[一]百官有司,其务以职尽规谏,将率陈军法,朝士明制度,牧守申政事,缙绅考六艺,吾将兼览焉。”

译文:在秋七月庚辰日,皇帝发布命令说:”轩辕帝曾设立明台之议,尧帝有过衢室之问,这些都是为了广泛地听取下面的意见。[一]官员们应该以自己的职责尽力规劝,将领要陈述军事法规,朝廷大臣要阐明制度,地方官要报告政事,士大夫要考核六艺,我将全面了解这些事务。”

注释

[一]轩辕:即黄帝,中国古代的帝王之一,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有熊国,并开创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明台之议和衢室之问是古代帝王为了广纳良言而设立的制度。

管子曰:这里提到了黄帝设立明台之议,是为了观察战争;尧设立了衢室之问,是为了倾听民众的意见。这表明古代帝王通过设立制度来广泛听取民意,以便更好地治理国家。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古代帝王治国的用心和智慧。通过设立明台之议和衢室之问,帝王不仅能够观察战争、倾听民声,还能够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这种广纳良言、集思广益的做法,有助于加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国家更加繁荣昌盛。同时,这也体现了古代帝王对于民众生活的关注和尊重,以及他们愿意为人民着想的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