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高句骊王宫斩送孙权使胡韂等首,诣幽州。甲寅,太白犯轩辕大星。冬十月己卯,行还洛阳宫。甲申,有星孛于大辰,乙酉,又孛于东方。十一月己亥,彗星见,犯宦者天纪星。十二月癸巳,司空陈髃薨。乙未,行幸许昌宫。

景初元年春正月壬辰,山茌县言黄龙见。*茌音仕狸反。*于是有司奏,以为魏得地统,宜以建丑之月为正。三月,定历改年为孟夏四月。[一]服色尚黄,牺牲用白,戎事乘黑首白马,建大赤之旗,朝会建大白之旗。[二]改太和历曰景初历。其春夏秋冬孟仲季月虽与正岁不同,至于郊祀、迎气、礿祠、蒸尝、巡狩、搜田、分至启闭、班宣时令、中气早晚、敬授民事,皆以正岁斗建为历数之序。

注[一]魏书曰:初,文皇帝即位,以受禅于汉,因循汉正朔弗改。帝在东宫着论,以为五帝三王虽同气共祖,礼不相袭,正朔自宜改变,以明受命之运。及即位,优游者久之,史官复着言宜改,乃诏三公、特进、九卿、中郎将、大夫、博士、议郎、千石、六百石博议,议者或不同。帝据古典,甲子诏曰:“夫太极运三辰五星于上,元气转三统五行于下,登降周旋,终则又始。故仲尼作春秋,于三微之月,每月称王,以明三正迭相为首。今推三统之次,魏得地统,当以建丑之月为正月。考之髃艺,厥义章矣。其改青龙五年三月为景初元年四月。”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的逐句释义如下:

  1. 秋七月,高句骊王宫斩送孙权使胡韂等首,诣幽州。
  • 高句丽王宫斩杀了前来投降的孙权使者胡韂等人,并将这些人的首级送往幽州。
  1. 甲寅,太白犯轩辕大星。
  • 太白金星侵犯轩辕星。
  1. 冬十月己卯,行还洛阳宫。
  • 冬月十一日,文帝回到洛阳宫中。
  1. 甲申,有星孛于大辰,乙酉,又孛于东方。十一月己亥,彗星见,犯宦者天纪星。
  • 甲申日,有一颗星在天空中出现,并在东方出现。十二月,彗星出现在天空,并侵犯到宦官天纪星。
  1. 癸巳,司空陈髃薨。
  • 十二月二十四日,司空陈群去世。
  1. 乙未,行幸许昌宫。
  • 乙未日,文帝前往许昌宫。
  1. 景初元年春正月壬辰,山茌县言黄龙见。
  • 景初元年(239年)春二月初一,山茌县报告说有黄龙出现。
  1. 茌音仕狸反。
  • “茌”字读音为”仕狸反”。
  1. 于是有司奏,以为魏得地统,宜以建丑之月为正。三月,定历改年为孟夏四月。
  • 于是有官员上奏认为魏国应该按照地支的顺序来确定年号,所以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以丑月作为一年的开始。
  1. 服色尚黄,牺牲用白,戎事乘黑首白马,建大赤之旗,朝会建大白之旗。
  • 服装颜色是黄色,祭品是用白色,军队的颜色用黑色,马匹头用黑色,白马。
  1. 改太和历曰景初历。其春夏秋冬孟仲季月虽与正岁不同,至于郊祀、迎气、礿祠、蒸尝、巡狩、搜田、分至启闭、班宣时令、中气早晚、敬授民事,皆以正岁斗建为历数之序。
  • 改革了传统的太和历法,称为景初历。虽然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月份和农历的不同,但在郊祀、迎气、祭祀、祭祀、巡视、耕地、分节气开关、颁布法令、中气时间、敬授民权等事情上,依然遵循古代的制度。

赏析:

这段文字描述了曹操的曾孙曹叡在位期间的一系列政治举措和变革措施。从他继承父志开始治理国家,到对天文现象的记录,再到改革历法以及他的治国风格,都反映了曹叡时期魏国的政治风貌和历史背景。他继承了祖父曹操的遗志,并且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使得魏国在他的领导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