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曰:明帝沉毅断识,任心而行,盖有君人之至概焉。于时百姓雕弊,四海分崩,不先聿修显祖,阐拓洪基,而遽追秦皇、汉武,宫馆是营,格之远猷,其殆疾乎!
【注释】
1.评:评注。2.明帝沉毅断识:形容明帝深沉、刚强,能决断是非。3.任心而行:听凭自己的意愿行事。4.至概:极好的准则。5.雕弊:衰败。6.四海分崩:天下大乱。7.聿修显祖:指继承祖先事业。8.阐拓洪基:开辟伟大的基业。9.宫馆是营:指兴建宫殿和园林。宫馆,指帝王的宫殿、苑囿等建筑。10.格之远猷:规摹先帝的宏图伟志。11.疾乎:快一点吧!12.疾:急迫。
译文:
评说:明帝深沉坚毅有见识,随心所欲办事,这应该是君主应有的最崇高的原则。当时百姓凋敝,天下分裂,如果不首先继承发扬先皇的事业,而匆忙追慕秦始皇、汉武帝,大兴土木,修建宫室园林,却违背了先帝长远的计虑,恐怕会太仓促了吧!
赏析:
本段评论主要评价魏明帝曹睿的治国策略。明帝以深沉刚毅著称,在继位后能够继承父亲的遗志并发扬光大,他的统治策略也体现出这种沉稳与果断。他面对国家面临的危机,没有像其他统治者一样沉迷于享乐,而是积极采取措施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政权,使魏国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同时,明帝还注重继承和弘扬先王的光辉业绩,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一段文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帝”比作一个英明的君主,形象地表达了他对治国方略的独到见解和坚定决心。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发展的深刻理解和敏锐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