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陛下方病,而曹肇、秦朗等便与才人侍疾者言戏。燕王拥兵南面,不听臣等入,此即竖刁、赵高也。今皇太子幼弱,未能统政,外有强暴之寇,内有劳怨之民,陛下不远虑存亡,而近系恩旧。委祖宗之业,付二三凡士,寝疾数日,外内壅隔,社稷危殆,而己不知,此臣等所以痛心也。“帝得放言,大怒曰:”谁可任者?“放、资乃举爽代宇,又白”宜诏司马宣王使相参“,帝从之。放、资出,曹肇入,泣涕固谏,帝使肇敕停。
肇出户,放、资趋而往,复说止帝,帝又从其言。放曰:“宜为手诏。”
帝曰:“我困笃,不能。”放即上默,执帝手强作之,遂赍出,大言曰:“有诏免燕王宇等官,不得停省中。”于是宇、肇、献、朗相与泣而归第。
初,青龙三年中,寿春农民妻自言为天神所下,命为登女,当营韂帝室,蠲邪纳福。
以下是对《三国志 · 魏书 · 明帝纪》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 诗句:“陛下方病,而曹肇、秦朗等便与才人侍疾者言戏。”
- 译文:陛下身患疾病,而曹肇、秦朗等人却与宫中的嫔妃嬉戏。
- 关键词:陛下(指明帝)、方病(病情)、曹肇、秦朗(宦官)、才人(宫女)。
- 诗句:“燕王拥兵南面,不听臣等入,此即竖刁、赵高也。”
- 译文:燕王掌握兵权,南面称王,拒绝我们这些人进入他的地盘,这就像历史上的竖刁和赵高一样。
- 关键词:燕王(指司马懿)、挟天子以令诸侯、竖刁、赵高(历史上的权臣)。
- 诗句:“今皇太子幼弱,未能统政,外有强暴之寇,内有劳怨之民,陛下不远虑存亡,而近系恩旧。”
- 译文:现在的太子年幼体弱,无法亲自处理政务,外面有强大的敌人,内部又有百姓的怨恨,陛下却不考虑国家的存亡安危,反而只关心自己的恩人和旧部。
- 关键词:皇太子(指司马懿之子曹芳)、统政、强暴之寇(外部威胁)、劳怨之民(内部不满)。
- 诗句:“放、资乃举爽代宇,又白”宜诏司马宣王使相参“,帝从之。”
- 译文:放、资两人推荐司马昭来代替曹爽,又建议皇帝让司马宣王参与政事,皇帝同意了他们的提议。
- 关键词:放、资(指司马懿的亲信放逸和资治通鉴),爽(指曹爽),司马昭(司马懿之子),宜诏司马宣王使相参(表示让司马宣王参与朝政)。
- 诗句:“放曰:‘宜为手诏。’”
- 译文:放说:“应该亲手写下诏书。”
- 诗句:“帝曰:‘我困笃,不能。’放即上默,执帝手强作之,遂赍出,大言曰:‘有诏免燕王宇等官,不得停省中。”于是宇、肇、献、朗相与泣而归第。”
- 译文:明帝说:“我现在身体很虚弱,写不了诏书。”放立即上前握住明帝的手强行让他写,然后带着诏书走出宫门。放大声宣布:“有诏书命令免去燕王曹宇等人的官职,他们不能待在宫内。”于是曹宇、曹肇、孙献、秦朗等人相互哭泣着回家。
- 关键词:困笃(身体虚弱)、手诏(皇帝亲自书写的圣旨)、上默(上前抓住皇帝的手)、执帝手强作之(强迫皇帝写诏书)、赍出(拿着诏书走出宫门)、大言(大声宣布)、燕王宇等官(曹宇等人的官职)。
《三国志 · 魏书 · 明帝纪》通过明帝的亲身经历,展现了他如何在国家危难之际,面对宦官的威胁、太子的能力不足以及内外敌人的挑战时,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智慧。这不仅是对明帝个人品质的展现,也是对古代帝王执政理念的一种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