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癸卯,以大中大夫韩暨为司徒。癸丑,月犯心距星,又犯心中央大星。夏四月庚子,司徒韩暨薨。壬寅,分沛国萧、相、竹邑、符离、蕲、铚、龙亢、山桑、洨、虹*洨音胡交反。
虹音绛。*十县为汝阴郡。宋县、陈郡苦县皆属谯郡。以沛、杼秋、公丘、彭城丰国、广戚,并五县为沛王国。庚戌,大赦。五月乙亥,月犯心距星,又犯中央大星。[一]六月,省渔阳郡之狐奴县,复置安乐县。
注[一]魏书载戊子诏曰:“昔汉高祖创业,光武中兴,谋除残暴,功昭四海,而坟陵崩颓,童儿牧竖践蹈其上,非大魏尊崇所承代之意也。其表高祖、光武陵四面百步,不得使民耕牧樵采。”
秋八月,烧当羌王芒中、注诣等叛,凉州刺史率诸郡攻讨,斩注诣首。癸丑,有彗星见张宿。
《三国志 · 魏书 · 明帝纪》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史书,由陈寿所著。该书记载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生平事迹。下面将逐句对原文进行翻译:
- 诗句及译文:
- 诗句:二月癸卯,以大中大夫韩暨为司徒。癸丑,月犯心距星,又犯心中央大星。夏四月庚子,司徒韩暨薨。壬寅,分沛国萧、相、竹邑、符离、蕲、铚、龙亢、山桑、洨、虹*洨音胡交反。
洨音绛。*十县为汝阴郡。宋县、陈郡苦县皆属谯郡。以沛、杼秋、公丘、彭城丰国、广戚,并五县为沛王国。庚戌,大赦。五月乙亥,月犯心距星,又犯中央大星。[一]六月,省渔阳郡之狐奴县,复置安乐县。
注释:这是一段关于任命官员和行政变动的描述。韩暨被任命为司徒后,不久便因故去世。接着提到了分割和设置新的行政区划以及大范围的赦免。在五月,月亮又侵犯了心宿的特定部分,暗示着某种不祥的征兆或事件即将发生。
- 译文:《三国志》中记录了魏国皇帝曹丕的统治期间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成就。这些内容不仅展现了魏国的繁荣与强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变迁和发展。通过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命运。
- 赏析:
- 政治改革:文中提到的“分沛国萧、相、竹邑、符离、蕲、铚、龙亢、山桑、洨、虹*洨音胡交反。洨音绛。*十县为汝阴郡”显示了曹丕时期的行政区划调整,这些措施可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提升国家治理效率。
- 军事行动:“六月,省渔阳郡之狐奴县,复置安乐县。”描述了曹丕时期对地方行政单位进行的精简和优化,可能是出于军事需要或资源分配的考量。这种策略有助于减少冗余和提高行政效率。
- 天文现象:文中多次提到天象,如“月犯心距星,又犯中央大星”,这可能反映了曹丕对天文异常的重视和关注。古人相信这些自然现象能够预示吉凶祸福,因此对这些现象的观测和记录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 赦免政策:“庚戌,大赦。”这一举措表明了曹丕在政治决策中的仁慈一面,也可能是为了巩固政权或安抚民心。通过赦免罪犯和减轻他们的负担,曹丕试图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 文化影响:这段描述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文人墨客的地位。曹操时代的诗歌创作和文学交流达到了鼎盛时期,曹丕的统治也为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通过对《三国志 · 魏书 · 明帝纪》的逐句翻译和详细解析,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曹丕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状况。这段历史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资料,也为今天的读者展示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