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司马懿临危制变,擒渊可计日待也。”卒皆如所策。
壬午,以司空韂臻为司徒,司隶校尉崔林为司空。闰月,月犯心中央大星。十二月乙丑,帝寝疾不豫。辛巳,立皇后。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寡孤独谷。以燕王宇为大将军,甲申免,以武韂将军曹爽代之。[一]注[一]汉晋春秋曰:帝以燕王宇为大将军,使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韂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对辅政。中书监刘放、令孙资久专权宠,为朗等素所不善,惧有后害,阴图间之,而宇常在帝侧,故未得有言。甲申,帝气微,宇下殿呼曹肇有所议,未还,而帝少闲,惟曹爽独在。放知之,呼资与谋。资曰:“不可动也。”放曰:“俱入鼎镬,何不可之有?”乃突前见帝,垂泣曰:“陛下气微,若有不讳,将以天下付谁?”帝曰:“卿不闻用燕王耶?”放曰:“陛下忘先帝诏敕,藩王不得辅政。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陈寿所著的史书,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的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事迹。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逐句释义:
- 诗句:帝曰:“司马懿临危制变,擒渊可计日待也。”卒皆如所策。
- 译文:皇帝说:“司马懿在危急时刻能够制定对策,擒获司马渊的日子可以计算出来了。”士兵都按他的计策行事。
- 注释:临危制变 - 在紧急情况下制定正确的决策或行动。
计谋 - 策略和计划,这里指司马懿的策略。
擒渊 - 擒获司马渊,指捉住或制服司马渊。
卒 - 士兵,此处指军队。
如所策 - 按照他的计策行事。
计日待 - 等待日子的到来。
- 赏析:本诗通过描述司马懿在危机时刻制定正确策略,成功擒获司马渊的过程,展示了他卓越的智慧和勇气。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帝王对于军事战略的重视和对将领的信任与依赖,以及军队中严格的纪律和执行力。
- 分析:该诗反映了古代战争中智谋与勇猛的结合,以及领导者在关键时刻的决断力。通过对司马懿的描述,展现了其作为一位杰出将领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战争的政治和军事背景。
- 总结:此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出一种英勇、果断和智慧的氛围,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艺术再现和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