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冬十二月至此月不雨。丙寅,诏令狱官亟平噃枉,理出轻微;髃公卿士谠言嘉谋,各悉乃心。夏四月,车骑将军黄权薨。秋七月,诏曰:“易称损上益下,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方今百姓不足而御府多作金银杂物,将奚以为?今出黄金银物百五十种,千八百余斤,销冶以供军用”八月,车驾巡省洛阳界秋稼,赐高年力田各有差。
二年春二月,帝初通论语,使太常以太牢祭孔子于辟雍,以颜渊配。
夏五月,吴将朱然等围襄阳之樊城,太傅司马宣王率觽拒之。[一]六月辛丑,退。
己卯,以征东将军王凌为车骑将军。冬十二月,南安郡地震。
注[一]干宝晋纪曰:吴将全琮寇芍陂,朱然、孙伦五万人围樊城,诸葛瑾、步骘寇柤中;琮已破走而樊围急。宣王曰:“柤中民夷十万,隔在水南,流离无主,樊城被攻,历月不解,此危事也,请自讨之。”议者咸言:“贼远围樊城不可拔,挫于坚城之下,有自破之势,宜长策以御之。”宣王曰:“军志有之:将能而御之,此为縻军;不能而任之,此为覆军。今疆埸骚动,民心疑惑,是社稷之大忧也。”六月,督诸军南征,车驾送津阳城门外。宣王以南方暑湿,不宜持久,使轻骑挑之,然不敢动。于是乃令诸军休息洗沐,简精锐,募先登,申号令,示必攻之势。然等闻之,乃夜遁。追至三州口,大杀获。
自去冬十二月至此月不雨。丙寅,诏令狱官亟平噃枉,理出轻微;髃公卿士谠言嘉谋,各悉乃心。夏四月,车骑将军黄权薨。秋七月,诏曰:“易称损上益下,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方今百姓不足而御府多作金银杂物,将奚以为?今出黄金银物百五十种,千八百余斤,销冶以供军用”八月,车驾巡省洛阳界秋稼,赐高年力田各有差。
二年春二月,帝初通论语,使太常以太牢祭孔子于辟雍,以颜渊配。夏五月,吴将朱然等围襄阳之樊城,太傅司马宣王率觽拒之。[一]六月辛丑,退。己卯,以征东将军王凌为车骑将军。冬十二月,南安郡地震。注[一]干宝晋纪曰:吴将全琮寇芍陂,朱然、孙伦五万人围樊城,诸葛瑾、步骘寇柤中;琮已破走而樊围急。宣王曰:“柤中民夷十万,隔在水南,流离无主,樊城被攻,历月不解,此危事也,请自讨之。”议者咸言:“贼远围樊城不可拔,挫于坚城之下,有自破之势,宜长策以御之。”宣王曰:“军志有之曰:将能而御之,此为縻军;不能而任之,此为覆军。今疆埸骚动,民心疑惑,是社稷之大忧也。”六月,督诸军南征,车驾送津阳城门外。宣王以南方暑湿,不宜持久,使轻骑挑之,然不敢动。于是乃令诸军休息洗沐,简精锐,募先登,申号令,示必攻之势。然等闻之,乃夜遁。追至三州口,大杀获。
诗句与译文对照表
序号 | 诗句 译文 |
---|---|
1 | 自去冬十二月至此月不雨。丙寅,诏令狱官亟平噃枉,理出轻微。 |
2 | 车骑将军黄权薨。 |
3 | 秋七月,诏曰:“易称损上益下,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方今百姓不足而御府多作金银杂物,将奚以为?今出黄金银物百五十种,千八百余斤,销冶以供军用”。 |
4 | 八月,车驾巡省洛阳界秋稼,赐高年力田各有差。 |
5 | 二年春二月,帝初通论语,使太常以太牢祭孔子于辟雍,以颜渊配。 |
6 | 夏五月,吴将朱然等围襄阳之樊城,太傅司马宣王率觽拒之。 |
7 | 六月辛丑,退。己卯,以征东将军王凌为车骑将军。 |
8 | 冬十二月,南安郡地震。 |
9 | 干宝晋纪曰:吴将全琮寇芍陂,朱然、孙伦五万人围樊城,诸葛瑾、步骘寇柤中;琮已破走而樊围急。宣王曰:“柤中民夷十万,隔在水南,流离无主,樊城被攻,历月不解,此危事也,请自讨之。”议者咸言:“贼远围樊城不可拔,挫于坚城之下,有自破之势,宜长策以御之。”宣王曰:“军志有之曰:将能而御之,此为縻军;不能而任之,此为覆军。今疆埸骚动,民心疑惑,是社稷之大忧也。”六月,督诸军南征,车驾送津阳城门外。宣王以南方暑湿,不宜持久,使轻骑挑之,然不敢动。于是乃令诸军休息洗沐,简精锐,募先登,申号令,示必攻之势。然等闻之,乃夜遁。追至三州口,大杀获。 |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系列军事和政治事件的发生和处理过程,展现了三国时代魏朝的政治斗争和战略决策。诗中涉及的皇帝(少帝)、将领(车骑将军司马宣王)、地方官员(太守)、士兵和将领(孙权)等众多角色都表现出了各自的特点和态度,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生活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同时,诗中对战争的描述也十分生动具体,通过对战斗场景、军队行为、政治策略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激烈。此外,诗歌中还蕴含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和哲学思想,如“损上益下”、“节制消费”等理念都体现了作者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的重视和思考。
总结
通过对《三国志》中《魏书·少帝纪》部分诗句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这段历史时期内的政治动态、军事策略以及文化背景。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特点,也能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