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襄阳孤在汉南,贼循汉而上,则断而不通,一战而胜,则不攻而自服,故置之无益于国,亡之不足为辱。自江夏已东,淮南诸郡,三后已来,其所亡几何,以近贼疆界易钞掠之故哉!

若徙之淮北,远绝其间,则民人安乐,何鸣吠之惊乎?“遂不徙。

八年春二月朔,日有蚀之。夏五月,分河东之汾北十县为平阳郡。

秋七月,尚书何晏奏曰:“善为国者必先治其身,治其身者慎其所习。所习正则其身正,其身正则不令而行;所习不正则其身不正,其身不正则虽令不从。是故为人君者,所与游必择正人,所观览必察正象,放郑声而弗听,远佞人而弗近,然后邪心不生而正道可弘也。季末闇主,不知损益,斥远君子,引近小人,忠良疏远,便辟亵狎,乱生近昵,譬之社鼠;考其昏明,所积以然,故圣贤谆谆以为至虑。舜戒禹曰‘邻哉邻哉’,言慎所近也,周公戒成王曰‘其朋其朋’,言慎所与也。*(诗)**[书]*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可自今以后,御幸式干殿及游豫后园,皆大臣侍从,因从容戏宴,兼省文书,询谋政事,讲论经义,为万世法。“冬十二月,散骑常侍谏议大夫孔乂奏曰:”礼,天子之宫,有斫砻之制,无朱丹之饰,宜循礼复古。今天下已平,君臣之分明,陛下但当不懈于位,平公正之心,审赏罚以使之。可绝后园习骑乘马,出必御辇乘车,天下之福,臣子之愿也。“晏、乂咸因阙以进规谏。

先输出诗句:

若徙之淮北,远绝其间,则民人安乐,何鸣吠之惊乎?遂不徙。    
八年春二月朔,日有蚀之。夏五月,分河东之汾北十县为平阳郡。    
秋七月,尚书何晏奏曰:“善为国者必先治其身,治其身者慎其所习。所习正则其身正,其身正则不令而行;所习不正则其身不正,其身不正则虽令不从。是故为人君者,所与游必择正人,所观览必察正象,放郑声而弗听,远佞人而弗近,然后邪心不生而正道可弘也。季末闇主,不知损益,斥远君子,引近小人,忠良疏远,便辟亵狎,乱生近昵,譬之社鼠;考其昏明,所积以然,故圣贤谆谆以为至虑。”    
舜戒禹曰“邻哉邻哉”,言慎所近也,周公戒成王曰“其朋其朋”,言慎所与也。*(诗)**[书]*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可自今以后,御幸式干殿及游豫后园,皆大臣侍从,因从容戏宴,兼省文书,询谋政事,讲论经义,为万世法。“冬十二月,散骑常侍谏议大夫孔乂奏曰:”礼,天子之宫,有斫砻之制,无朱丹之饰,宜循礼复古。今天下已平,君臣之分明,陛下但当不懈于位,平公正之心,审赏罚以使之。可绝后园习骑乘马,出必御辇乘车,天下之福,臣子之愿也。“晏、乂咸因阙以进规谏。    

译文:

现在襄阳孤立在汉水以南,贼寇顺着汉水往上进攻,那么被切断就无法相互联络,如果一战取得胜利,那么敌人自然就会自行退却归顺,所以放置襄阳无益于国家,灭亡不值得感到耻辱。从江夏以东到淮南各郡,从三皇时代到现在,损失的人口有多少呢?这是因为靠近贼寇的边地容易遭受抢劫的缘故啊!    
如果迁移到淮北地区,远离了贼寇,那么百姓就可以安居乐业,为什么还会有鸣叫惊动他们呢?没有迁移。    
八年春季二月初一日,出现日食。夏季五月,把河东汾北的十个县分为平阳郡。    
秋季七月,尚书何晏上奏说:“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修养自身,修养自身的关键在于谨慎地选择自己的习惯和爱好,这些习惯正确,那么自己就端正;自己的行为端正,那么即使有命令也能自觉地执行;这些习惯不好,那么自己就做不到端正;自己的行为不正,那么即使是好的命令也不会听从。因此作为国君的人,所交往的人一定要选择正直的人,所看到的景象一定要观察正直的榜样,摒弃郑国的乐曲而不去听它,远离谄媚奉承而亲近诚实善良之人,这样才能使邪恶的念头不会滋生而正直之道得以弘扬。昏庸无能的君王不懂得增减改变,排斥远离正直之人,亲近阿谀奉承小人,使得忠臣良将受到疏远冷落,宠信谄媚之徒和轻贱之人,祸乱由此产生。用比喻来说就像是社鼠一样;分析它的昏暗或光亮的原因,都是因为积累的结果所致。所以古代圣人谆谆教诲认为这是至关重要的事情。舜告诫禹说‘邻居呀邻居呀’,说的是要慎重对待身边亲近的人;周公告诫成王说‘他的同伴呀同伴呀’,说的是要慎重对待身边的人。*(诗)**[书]*中说:‘一个人有福分,老百姓都依靠他。’从现在起,陛下应该御幸式干殿以及游豫后园,都由大臣陪伴和侍从。通过悠闲自在的游戏宴饮,同时审查文书,咨询处理政事的意见,讲解讨论经典学说的道理,成为万代的典范。冬季十二月,散骑常侍谏议大夫孔乂上奏说:‘礼仪规定,天子的宫室建筑要有砍削整齐的制度,不需要涂上红色的装饰物。应当遵循礼的古制。如今全国已经平定,君臣之间有了明确的界限,陛下只要坚守自己的职位,保持公平正直的心态,审慎地施行赏罚就可以了。可以禁止陛下在后园里学习骑马射箭等技术,出行时一定乘坐车辇,这是天下百姓的幸福,也是臣子们的愿望。’晏和何晏都趁机提出建议进行规劝。    

赏析:
这首诗是《三国志》中的一篇史料记载,主要讲述了东汉时期一些重要的政治事件和人物的言行举止以及他们的决策影响。其中涉及到的人物包括曹操、曹丕、孔乂和何晏等。通过对这段历史的记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政治环境、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对国家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