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丑,令曰:“东海王霖,高祖文皇帝之子。霖之诸子,与国至亲,高贵乡公髦有大成之量,其以为明皇帝嗣。”[一]注[一]魏书曰:景王复与髃臣共奏永宁宫曰:“臣等闻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礼,大宗无嗣,则择支子之贤者;为人后者,为之子也。东海定王子高贵乡公,文皇帝之孙,宜承正统,以嗣烈祖明皇帝后。率土有赖,万邦幸甚,臣请征公诣洛阳宫。”

奏可。使中护军望、兼太常河南尹肃持节,与少府(褒)**[袤]、尚书亮、侍中表等奉法驾,迎公于元城。

魏世谱曰:晋受禅,封齐王为邵陵县公。年四十三,泰始十年薨,谥曰厉公。

高贵乡公讳髦,字彦士,文帝孙,东海定王霖子也。正始五年,封郯县高贵乡公。

少好学,夙成。齐王废,公卿议迎立公。十月己丑,公至于玄武馆,髃臣奏请舍前殿,公以先帝旧处,避止西厢;髃臣又请以法驾迎,公不听。庚寅,公入于洛阳,髃臣迎拜西掖门南,公下舆将答拜,傧者请曰:“仪不拜。”公曰:“吾人臣也。”遂答拜。至止车门下舆。左右曰:“旧乘舆入。”公曰:“吾被皇太后征,未知所为!”遂步至太极东堂,见于太后。

诗句释义

  1. 丁丑,令曰:“东海王霖,高祖文皇帝之子。霖之诸子,与国至亲,高贵乡公髦有大成之量,其以为明皇帝嗣。”
  • 注释:丁丑,指农历日期;令,发布命令;东海王霖,指的是曹操的长子曹丕;高祖文皇帝,指曹操;霖之诸子,指的是曹丕和他的兄弟们;高贵乡公,指曹魏时期的魏元帝曹奂(谥号“厉”);明皇帝,指曹丕;嗣,继承。
  • 赏析:此句说明了曹操的儿子曹丕继承了皇位,成为魏国的第二代皇帝。
  1. 注[一]魏书曰:景王复与髃臣共奏永宁宫曰:“臣等闻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礼,大宗无嗣,则择支子之贤者;为人后者,为之子也。东海定王子高贵乡公,文皇帝之孙,宜承正统,以嗣烈祖明皇帝后。率土有赖,万邦幸甚,臣请征公诣洛阳宫。”
  • 注释:群臣在永宁宫向皇帝进言,称颂高贵乡公的德行和才能;人道,儒家思想中有关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观念;大宗无嗣,则择支子之贤者;为人后者,为之子也,意思是儿子可以作为父亲的继承人;东海定王,指曹操的父亲曹操(字孟德);高贵乡公,指曹魏的第二位皇帝曹叡;文皇帝,指曹操;孙,孙子;嗣,继承。
  • 赏析:此句反映了当时群臣对高贵乡公的高度评价,认为他有能力继承皇位,是曹操理想的接班人。同时表达了对高贵乡公未来能够顺利继位的期待。
  1. 少好学,夙成。齐王废,公卿议迎立公。十月己丑,公至于玄武馆,髃臣奏请舍前殿,公以先帝旧处,避止西厢;髃臣又请以法驾迎,公不听。庚寅,公入于洛阳,髃臣迎拜西掖门南,公下舆将答拜,傧者请曰:“仪不拜。”公曰:“吾人臣也。”遂答拜。至止车门下舆。左右曰:“旧乘舆入。”公曰:“吾被皇太后征,未知所为!”遂步至太极东堂,见于太后。
  • 注释:少好学,年轻时就喜欢学习;夙成,形容学问早成;齐王废,齐王曹芳被废黜;公卿议迎立公,群臣讨论并建议迎立曹叡为帝;十月己丑,指农历十月十一日;玄武馆,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群臣奏请舍前殿,指群臣请求让高贵乡公住在前殿;公以先帝旧处,避止西厢,指高贵乡公为了遵循先祖的遗训而选择住到西厢室;髃臣又请以法驾迎,指群臣再次请求使用皇家仪仗车队迎接;公不听,指高贵乡公没有听从这些建议;庚寅,指农历十一月初四日;洛阳,指当时的都城洛阳;群臣迎拜西掖门南,指群臣在洛阳西门向南迎接并迎接高贵乡公;公下舆将答拜,指高贵乡公下车准备接受群臣的拜礼;傧者请曰:“仪不拜。”公曰:“吾人臣也。”遂答拜。至止车门下舆。左右曰:“旧乘舆入。”公曰:“吾被皇太后征,未知所为!”遂步至太极东堂,见于太后。
  • 赏析:此句描绘了高贵乡公即位过程中的一系列场景,展示了他的谦逊和智慧。他虽然被群臣推崇,但最终还是选择了遵从先帝遗训,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祖先的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