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日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百僚陪位者欣欣焉。[一]诏曰:“昔三祖神武圣德,应天受祚。齐王嗣位,肆行非度,颠覆厥德。皇太后深惟社稷之重,延纳宰辅之谋,用替厥位,集大命于余一人。以眇眇之身,托于王公之上,夙夜祗畏,惧不能嗣守祖宗之大训,恢中兴之弘业,战战兢兢,如临于谷。今髃公卿士股肱之辅,四方征镇宣力之佐,皆积德累功,忠勤帝室;庶凭先祖先父有德之臣,左右小子,用保乂皇家,俾朕蒙闇,垂拱而治。盖闻人君之道,德厚侔天地,润泽施四海,先之以慈爱,示之以好恶,然后教化行于上,兆民听于下。朕虽不德,昧于大道,思与宇内共臻兹路。书不云乎:”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大赦,改元。减乘舆服御,后宫用度,及罢尚方御府百工技巧靡丽无益之物。

诗句

其日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百僚陪位者欣欣焉。
**诏曰:“昔三祖神武圣德,应天受祚。齐王嗣位,肆行非度,颠覆厥德。皇太后深惟社稷之重,延纳宰辅之谋,用替厥位,集大命于余一人。以眇眇之身,托于王公之上,夙夜祗畏,惧不能嗣守祖宗之大训,恢中兴之弘业,战战兢兢,如临于谷。今髃公卿士股肱之辅,四方征镇宣力之佐,皆积德累功,忠勤帝室;庶凭先祖先父有德之臣,左右小子,用保乂皇家,俾朕蒙闇,垂拱而治。盖闻人君之道,德厚侔天地,润泽施四海,先之以慈爱,示之以好恶,然后教化行于上,兆民听于下。朕虽不德,昧于大道,思与宇内共臻兹路。书不云乎:”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大赦,改元。减乘舆服御,后宫用度,及罢尚方御府百工技巧靡丽无益之物。” **

译文

  1. 即位仪式:在太极前殿举行了皇帝即位仪式,百官陪位的人都感到欣慰和高兴。
  2. 诏令:皇帝的诏书中说:“过去的三个祖先们都是英勇善战、具有圣德的人,他们应天命而得到皇位。齐王继承王位后,行为放肆,颠覆了他们的美德。皇太后深思熟虑国家的重要事务,采纳朝中大臣的意见,将皇位传给了朕。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却承担着君王的职责,我日夜敬畏,担心自己无法继承和遵守祖宗的教诲,振兴国家的伟大事业。我非常小心谨慎,就像站在深渊边缘一样。现在朝廷中的公卿大臣是国家的支柱,各地的官员是国家的帮手,他们都积累了功德,忠诚地为国家服务。希望那些先祖有恩德的大臣,年轻的一代能够保持国家的安宁,让我能清闲无事,治理天下。据说君主治国的方法应该是德行深厚,像天地一样宽广,恩泽普及到全国各地。首先要以慈爱之心待人,明确善恶的标准,然后通过教化使百姓归顺,让百姓听从你的教导。虽然我自身不善于治理国家,但我希望能与整个国家一起走上正道。古代的书上说:‘安抚百姓才能使他们感恩戴德。’因此,今天要实行大赦,更换年号。减少皇帝的车马服饰、后宫的费用支出以及废除各种无益的工艺制作。”

注释

  • “其日”:那一天。
  • “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在太极殿举行登基仪式。
  • “百僚陪位者欣欣”:百官陪位的人都很欣慰。
  • “三祖神武圣德”:指曹操、曹丕、曹叡三位祖先。
  • “齐王嗣位”:指曹芳继位为魏帝。
  • “肆行非度”:肆意行事,不符合法度。
  • “皇太后深惟社稷之重”:皇太后深思国家的重要性。
  • “用替厥位”:用代行天子职责。
  • “集大命于余一人”:把国家的命运交给我一人承担。
  • “眇眇之身”:渺小卑微的身体。
  • “托于王公之上”:寄托在诸侯王公身上。
  • “夙夜祗畏”:早晚都敬畏小心。
  • “惧不能嗣守祖宗之大训”:担忧自己不能继承并遵守祖宗的教诲。
  • “恢中兴之弘业”:振兴国家的宏大事业。
  • “战战兢兢”:十分小心谨慎的样子。
  • “如临于谷”:如同面对深渊一样。
  • “大赦,改元”:实行大赦,更改年号。
  • “大赦”:免除罪犯的刑罚。
  • “减乘舆服御”:减少皇室车马服饰和日常用品的费用。
  • “罢尚方御府百工技巧靡丽无益之物”:取消尚方御府中的百工匠人制作的华丽无实际意义的工艺品。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一位新皇帝上台时的心情和态度,以及对国家的责任感和期望。诗中展现了他对前任皇帝的错误行为的不满,对现任皇帝的责任感,以及对国家的治理和人民的关怀。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中国皇帝治理国家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