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匪遑离局,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操,使缮修郊庙,翼韂幼主。
而便放志专行,胁迁省禁,卑侮王官,败法乱纪,坐召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刑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髃谈者蒙显诛,腹议者蒙隐戮,道路以目,百寮钳口,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故太尉杨彪,历典三司,享国极位,操因睚眦,被以非罪,榜楚并兼,五毒俱至,触情放慝,不顾宪章。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议有可纳,故圣朝含听,改容加锡,操欲迷夺时权,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闻。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而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略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堕突,无骸不露。身处三公之官,而行桀虏之态,殄国虐民,毒流人鬼。加其细政苛惨,科防互设,缯缴充蹊,坑藊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蹈机陷,是以兖、豫有无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
《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原文如下:时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匪遑离局,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操,使缮修郊庙,翼韂幼主。而便放志专行,胁迁省禁,卑侮王官,败法乱纪,坐召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刑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髃谈者蒙显诛,腹议者蒙隐僇,道路以目,百寮钳口,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故太尉杨彪,历典三司,享国极位,操因睚眦,被以非罪,榜楚并兼,五毒俱至,触情放慝,不顾宪章。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议有可纳,故圣朝含听,改容加锡。操欲迷夺时权,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闻。又梁孝王 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而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略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堕突,无骸不露。身处三公之官,而行桀虏之态,殄国虐民,毒流人鬼。加其细政苛惨,科防互设,缯缴充蹊,坑藊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蹈机陷,是以兖、豫有无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
接下来对诗句进行逐句释义:
- “时冀州方有北鄙之警”:此时冀州正面临着北方边境的警报。这里的“北鄙之警”指的是北方边境的安全威胁。
- “匪遑离局”:无暇离开工作岗位,说明形势紧急,需要立即处理。
- “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操”:因此派遣从事中郎徐勋前往命令曹操采取行动。
- “缮修郊庙,翼韂幼主”:修缮和保护皇帝的祭祀场所,以确保皇帝的安全。
- “而便放志专行”:随后他放纵自己,独断专行。
- “胁迁省禁”:强迫搬迁政府机关和禁卫军。
- “卑侮王官”:侮辱朝廷官员。
- “败法乱纪”:破坏法律和纪律。
- “坐召三台”:因此导致朝廷内部混乱。
- “专制朝政”:独揽朝廷大权。
- “爵赏由心”:赏赐和惩罚完全取决于曹操的意愿。
- “刑戮在口”:刑罚和杀戮只在口头上实施。
- “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他所宠爱的人可以享受五个家族的荣耀,他所讨厌的家族则被消灭三族。
- “群谈者蒙显诛”:所有公开讨论的人都遭受了明显的处罚。
- “腹议者蒙隐戮”:私下议论的人都遭受了隐秘的惩罚。
- “道路以目”:人们在路上相互望着对方,不敢说话。
- “百寮钳口”:官员们紧闭嘴巴,不敢说话。
- “公卿充员品而已”:只有公卿才能担任此职。
译文:当时冀州正处于北边边疆的紧张状态,曹操无暇顾及其他事务。因此,他派遣从事中郎徐勋去命令曹操采取措施。但曹操随后却放纵自己,独断专行,强迫搬迁政府机关和禁卫军,侮辱朝廷官员,破坏法律和纪律,导致了朝廷内部的混乱。他独揽朝廷大权,赏赐和惩罚完全取决于他的意愿。他宠爱的人受到五族的荣耀,而他所讨厌的家族则被消灭三族。公开讨论的人都遭受了明显的处罚,私下议论的人都遭受了隐秘的惩罚。人们在路上相互望着对方,不敢说话。官员们紧闭嘴巴,不敢说话。只有公卿才能担任此职。
赏析:
这段文字描述了曹操在面对危机时的应对措施及其引发的反应。通过对曹操行为的描述,反映了其独断专行、滥用权力的特点,以及这种行为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影响。同时,也展示了曹操在政治斗争中的残酷和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