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一]典略曰:瓒性辩慧,每白事不肯梢入,常总说数曹事,无有忘误,太守奇其才。
注[二]九州春秋曰:纯自号弥天将军、安定王。
朝议以宗正东海刘伯安既有德义,昔为幽州刺史,恩信流着,戎狄附之,若使镇抚,可不劳觽而定,乃以刘虞为幽州牧。[一]虞到,遣使至胡中,告以利害,责使送纯首。
丘力居等闻虞至,喜,各遣译自归。瓒害虞有功,乃阴使人徼杀胡使。胡知其情,闲行诣虞。虞上罢诸屯兵,但留瓒将步骑万人屯右北平。纯乃弃妻子,逃入鲜卑,为其客王政所杀,送首诣虞。
封政为列侯。虞以功即拜太尉,封襄贲侯。[二]会董卓至洛阳,迁虞大司马,瓒奋武将军,封蓟侯。
注[一]吴书曰:虞,东海恭王之后也。遭世衰乱,又与时主疏远,仕县为户曹吏。
根据《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的记载,这段诗描绘了公孙瓒的性格特点和他在政治斗争中的遭遇。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 诗句解析:
- “性辩慧”:这句话表达了公孙瓒聪明、善于辩论的特质。
- “每白事”:公孙瓒经常向上司汇报工作,表现出他的忠诚和责任心。
- “不肯梢入”:公孙瓒在工作中从不偷懒,总是全力以赴。
- “常总说数曹事”:他总是能够准确无误地处理各种事务,显示出他的聪明才智和组织能力。
- “太守奇其才”:公孙瓒因其才能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和赏识。
- 译文与注释:
- 在原文的基础上,对每个关键词进行了详细的注释,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句的含义。
- 赏析:
- 公孙瓒的性格特点: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公孙瓒是一个聪明、勤奋、有责任感的人。他在工作中从不偷懒,总是全力以赴,这使他在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的聪明才智和组织能力也帮助他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站稳脚跟。
- 公孙瓒在政治斗争中的遭遇:尽管公孙瓒在工作中表现出色,但在政治上却屡遭挫折。他的才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重用,反而因为他的直言不讳而得罪了一些人。这种经历使得公孙瓒在政治上陷入了困境。
通过对《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公孙瓒作为一个政治家在性格、才能和遭遇上的多重面貌。这段诗不仅揭示了公孙瓒的个人品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