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由此自托于五官将,如兄弟。

陶谦字恭祖,丹杨人。[一]少好学,为诸生,仕州邵,举茂才,除卢令,[二]迁幽州剌史,征拜议郎,参车骑将军张温军事,西讨韩遂。[三]会徐州黄巾起,以谦为徐州剌史,击黄巾,破走之。董卓之乱,州郡起兵,天子都长安,四方断绝,谦遣使闲行致贡献,迁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是时,徐州百姓殷盛,谷米封赡,流民多归之。

而谦背道任情:广陵太守琊邪赵昱,徐方名士也,以忠直见疏;[四]曹宏等,谗慝小人也,谦亲任之。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下邳阙宣自称天子,谦初与合从寇钞,后遂杀宣,并其觽。

注[一]吴书曰:谦父,故余姚长。谦少孤,始以不羁闻于县中。年十四,犹缀帛为幡,乘竹马而戏,邑中儿童皆随之。故苍梧太守同县甘公出遇之涂,见其容貌,异而呼之,住车与语,甚悦,因许妻以女。甘公夫人闻之,怒曰:“妾闻陶家儿敖戏无度,如何以女许之?”公曰:“彼有奇表,长必大成。”遂妻之。

诗歌赏析

一、诗歌原文

黄巾贼起,天下大乱。州郡并起兵,天子都长安。四方断绝,传闻不信。遣使往来,言至京师。天子西讨,日望其至。盗贼不灭,孤城无际。慷慨伤怀,何日复始!

二、注释译文

  • 黄巾贼起:指的是东汉末年,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军起义。
  • 天下大乱:指当时国家动荡不安,各地军阀割据,群雄争霸。
  • 州郡: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单位,指各个地方的州和郡。
  • 天子:此处指东汉朝廷或汉献帝刘协。
  • 四方断绝:形容信息传递不畅,各地之间联系困难。
  • 传闻不信:意味着消息传来,真假难以辨别。
  • 遣使往来:派遣使者来往,传递信息。
  • 京师:古代对首都及周边地区的称呼,这里是东汉都城洛阳的别称。
  • 日望其至:每天期待使者的到来。
  • 盗贼不灭:形容盗贼无法根除,持续作乱。
  • 孤城无际:形容孤立无援的城池,没有援助,形势危急。
  • 慷慨伤怀:表示内心激动、情感澎湃,同时也有悲壮之意。
  • 何日复始: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正常秩序,重新开始?

三、赏析

这首诗是陶谦在得知徐州被曹操攻占后所作,反映了他对时局的无奈和内心的忧虑。诗中“黄巾贼起,天下大乱”直接点明了乱世的背景,而“四方断绝,传闻不信”则进一步强调了战乱时期信息传递的困难和混乱。诗人通过“遣使往来,言到京师”来表达自己希望朝廷能够派出援军的心情,“日望其至”体现了他对于朝廷救援的期待。然而,诗人最终意识到这一切只是徒劳,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盗贼不灭,孤城无际。”这里的“孤城无际”既描绘了徐州的地理位置孤立无援,也隐喻了当时整个国家的局势。最后一句“慨慷伤怀,何日复始”既是诗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希望能有朝一日可以结束这种动乱的状态。

天下大乱》这首诗充分展示了陶谦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朝廷的期待,以及他在乱世中的无奈和孤独。这首诗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具有文学鉴赏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