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二]吴书曰:谦性刚直,有大节,少察孝廉,拜尚书郎,除舒令。郡守张盘,同郡先辈,与谦父友,意殊亲之,而谦耻为之屈。与觽还城,因以公事进见,坐罢,盘常私还入,与谦饮宴,或拒不为留。常以舞属谦,谦不为起,固强之;及舞,又不转。盘曰:“不当转邪?”

曰:“不可转,转则胜人。”由是不乐,卒以构隙。谦在官清白,无以纠举,祠灵星,有赢钱五百,欲以臧之。谦委官而去。

注[三]吴书曰:会西羌寇边,皇甫嵩为征西将军,表请武将。召拜谦扬武都尉,与嵩征羌,大破之。后边章、韩遂为乱,司空张温衔命征讨;又请谦为参军事,接遇甚厚,而谦轻其行事,心怀不服。及军罢还,百寮高会,温属谦行酒,谦觽辱温。温怒,徙谦于边。或说温曰:“陶恭祖本以材略见重于公,一朝以醉饮过失,不蒙容贷,远弃不毛,厚德不终,四方人士安所归望!不如释憾除恨,克复初分,于以远闻德美。”温然其言,乃追还谦。

先输出诗句:

  1. 吴书曰:谦性刚直,有大节。
  2. 少察孝廉,拜尚书郎,除舒令。
  3. 郡守张盘,同郡先辈,与谦父友,意殊亲之,而谦耻为之屈。
  4. 与众人还城,因以公事进见,坐罢。
  5. 盘常私还入,与谦饮宴,或拒不为留。
  6. 常以舞属谦,谦不为起,固强之;及舞,又不转。
  7. 盘曰:“不当转邪?”
  8. 曰:“不可转,转则胜人。”
  9. 由是不乐,卒以构隙。
  10. 谦在官清白,无以纠举,祠灵星,有赢钱五百,欲以臧之。
  11. 谦委官而去。
  12. 吴书曰:会西羌寇边,皇甫嵩为征西将军,表请武将。召拜谦扬武都尉,与嵩征羌,大破之。
  13. 后边章、韩遂为乱,司空张温衔命征讨;又请谦为参军事,接遇甚厚,而谦轻其行事,心怀不服。
  14. 及军罢还,百寮高会,温属谦行酒,谦麾下辱温。
  15. 温怒,徙谦于边。
  16. 或说温曰:“陶恭祖本以材略见重于公,一朝以醉饮过失,不蒙容贷,远弃不毛,厚德不终,四方人士安所归望!不如释憾除恨,克复初分,于以远闻德美。”
  17. 温然其言,乃追还谦。

译文:

  1. 吴书记载:陶谦性情刚直,有大节。
  2. 年轻时就察孝廉考试,被任命为尚书郎,后被任命做舒县的县令。
  3. 郡守张盘,是陶谦的同郡先辈,和陶谦的父亲是好朋友,但陶谦感到羞愧,不愿屈居其下。于是带着部下回到城中,并利用公事向张盘敬酒。酒席结束之后,张盘常常私下返回自己的府邸,与陶谦饮酒作乐,甚至拒绝陶谦挽留他。陶谦有时让张盘给他表演音乐舞蹈,但陶谦没有起身为他服务,张盘也坚持要求他起来配合他的舞蹈。但当舞蹈进行时,陶谦并不改变原来的舞步。张盘问:“不应该改变舞蹈的节奏吗?”陶谦回答说:“不行,改变节奏就会比其他人更胜一筹。”因此两人之间产生了隔阂。后来因为陶谦在任职期间没有纠正官员的过错,所以在祭祀神灵的时候,陶谦积攒了五百文钱打算用来祭祀神灵。陶谦辞去官职离开。
  4. 吴书记载:恰逢西羌侵犯边境,皇甫嵩担任征西将军,上表请求武将。于是召陶谦为扬武都尉,随皇甫嵩征讨西羌,并取得大胜。后来后方的边章、韩遂造反,司空张温奉命征讨叛军。又召陶谦为参军事,对他非常优待。但陶谦看不起张温的做法和为人,内心不满。等到大军解散回京时,百官举行盛大宴会,张温让陶谦敬酒,陶谦的部下侮辱了张温。张温大怒,将陶谦调到边疆。有人劝张温说:“陶谦本来就因为他的才干和谋略得到你的重视,但他一时因醉酒犯错却未受到宽容和原谅,反而被疏远和排斥,这样深厚的恩情怎能长久保持?这样会让天下的人失去对你的信任!”张温接受了他们的建议,于是又将陶谦召回来。
    赏析:
    这首诗主要描述了陶谦与张温之间的恩怨纠葛。陶谦以其刚直的性格和出色的才能得到了朝廷的重用。然而,由于一次醉酒失误,他被张温冷落并最终被流放到边疆。尽管陶谦对张温和朝廷都怀有不满和怨气,但最终他选择忍辱负重回到京城。诗中展现了陶谦的忠诚、忍耐以及对朝廷和人民的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