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其可化,故割地王权,使南面称孤,位以上将,礼以九命。权亲叉手,北向稽颡。假人臣之宠,受人臣之荣,未有如权者也。狼子野心,告令难移,卒归反复,背恩叛主,滔天逆神,乃敢僭号。恃江湖之险阻,王诛未加。比年已来,复远遣船,越渡大海,多持货物,诳诱边民。边民无知,与之交关。
长吏以下,莫肯禁止。至使周贺浮舟百艘,沉滞津岸,贸迁有无。既不疑拒,赍以名马,又使宿舒随贺通好。十室之邑,犹有忠信,陷君于恶,春秋所书也。今辽东、玄菟奉事国朝,纡青拖紫,以千百为数,戴纚垂缨,咸佩印绶,曾无匡正纳善之言。龟玉毁于槗,虎兕出于匣,是谁之过欤?国朝为子大夫羞之!昔狐突有言:“父教子贰,何以事君?策名委质,贰乃辟也。‘今乃阿顺邪谋,胁从奸惑,岂独父兄之教不详,子弟之举习非而已哉!若苗秽害田,随风烈火,芝艾俱焚,安能白别乎?且又此事固然易见,不及鉴古成败,书传所载也。
这首诗出自《三国志 · 魏书 · 二公孙陶四张传》,是一篇描绘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之间的争斗及人物性格的文章。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冀其可化,故割地王权,使南面称孤,位以上将,礼以九命。
- 释义: 他们希望(我)可以改变,因此割让土地,拥有王的权力,让自己可以南面称王,地位上相当于一个高位将领,受到极高的礼遇。
-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孙权对于自己地位的重视以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更高的地位。
- 权亲叉手,北向稽颡。
- 释义: 孙权亲自叉手,向北跪拜叩头。
- 赏析: 这里的“叉手”和“稽颡”都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动作,表达了对权力的尊敬和臣服。
- 假人臣之宠,受人臣之荣,未有如权者也。
- 释义: 孙权享受着作为人臣的宠爱,也享有作为人臣的荣耀,没有人能超过孙权。
- 赏析: 这句话强调了孙权的地位和影响力,他是三国中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
- 狼子野心,告令难移,卒归反复,背恩叛主,滔天逆神,乃敢僭号。
- 释义: 他的野心如同狼子一般,无法改变;最后他背叛了君主,犯下了滔天大罪,竟然敢于僭越称帝。
- 赏析: 这句话描述了孙权的野心和不忠诚的行为,揭示了他最终走上篡位之路的原因。
- 恃江湖之险阻,王诛未加。
- 释义: 他凭借江湖的险阻,逃避了王权的惩罚。
-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孙权在逃亡过程中依靠地理优势来逃避追捕。
- 比年已来,复远遣船,越渡大海,多持货物,诳诱边民。
- 释义: 近年来又派遣船只,越过大海,携带货物去诱惑边民。
- 赏析: 这表明孙权在逃窜过程中不断采取各种策略来逃避追捕并巩固自己的势力。
- 边民无知,与之交关。
- 释义: 边境的百姓们无知,与他们交往。
- 赏析: 这是描述孙权利用边境地区的人民来支持自己的行为。
- 长吏以下,莫肯禁止。
- 释义: 地方官吏以下的官员们不敢阻止。
- 赏析: 这是反映当时的政治腐败和无力阻止孙权的逃窜。
- 至使周贺浮舟百艘,沉滞津岸,贸迁有无。既不疑拒,赍以名马,又使宿舒随贺通好。
- 释义: 以至于让周贺乘着一百艘船只,滞留在河岸上,从事买卖活动。既不怀疑拒绝,还送给他珍贵的马匹,又派宿舒跟随周贺建立友好关系。
- 赏析: 这里描绘了孙权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不惜花费重金来拉拢和收买人心的行为。
- 十室之邑,犹有忠信,陷君于恶,春秋所书也。今辽东、玄菟奉事国朝,纡青拖紫,以千百为数,戴纚垂缨,咸佩印绶,曾无匡正纳善之言。
- 释义: 即使一个小村子里也有忠诚和诚实的人,却落入邪恶之中;如今辽东、玄菟两地侍奉朝廷,纡青拖紫,人数以千计,他们戴着冠冕,挂着流苏,全都佩戴着印绶。但却没有谁提出过匡扶正义、接纳善良的言论。
- 赏析: 这里批评了孙权及其部下的行为,指出他们在表面上效忠于朝廷,但实际上却背离了正义,没有提出任何有利于国家的建议或批评。
- 龟玉毁于
,虎兕出于匣,是谁之过欤?国朝为子大夫羞之!昔狐突有言:“父教子贰,何以事君?策名委质,贰乃辟也。” 今乃阿顺邪谋,胁从奸惑,岂独父兄之教不详,子弟之举习非而已哉!若苗秽害田,随风烈火,芝艾俱焚,安能白别乎?且又此事固然易见,不及鉴古成败,书传所载也。
- 释义: (如果连)龟壳玉石被毁坏了,老虎和犀牛从盒子里出来。这难道是别人的过错吗?国朝为儿子的大夫感到羞耻!以前狐突曾经说过:“父亲教育子孙二心不一,怎么能事奉君主?宣誓名字交付忠诚,不忠诚就是开罪。”现在竟然顺从邪恶的阴谋,屈服于奸诈的迷惑中,难道只是父亲的教育和兄长的行为方法不周全吗?就像草里的秽物害了田地,随着风势的烈火焚烧起来,好的和坏的一起毁灭了,怎么能分辨清楚呢?况且这件事很明显可以看出来,不需要通过历史的成败来鉴证记载。
- 赏析: 这段话是对孙权及其部下行为的进一步谴责和批评。作者认为孙权不仅没有承担起作为儿子的责任,反而参与了邪恶的阴谋和迷惑行为,这是非常不应该的。同时,作者也提醒人们要警惕这些行为,不要被表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