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海北有万里之限,辽东君臣无怵惕之患,利则义所不利,贵则义所不贵,此为厌安乐之居,求危亡之祸,贱忠贞之节,重背叛之名。蛮、貊之长,犹知爱礼,以此事人,亦难为颜!

且又宿舒无罪,挤使入吴,奉不义之使,始与家诀,涕泣而行。及至贺死之日,覆觽成山,舒虽脱死,魂魄离身。何所逼迫,乃至于此!今忠臣烈将,咸忿辽东反复携贰,皆欲乘桴浮海,期于肆意。朕为天下父母,加念天下新定,既不欲劳动干戈,远涉大川,费役如彼,又悼边陲遗余黎民,迷误如此,故遣郎中韂慎、邵瑁等且先奉诏示意。若股肱忠良,能效节立信以辅时君,反邪就正以建大功,福莫大焉。傥恐自嫌已为恶逆所见染污,不敢倡言,永怀伊戚。其诸与贼使交通,皆赦除之,与之更始。“

诗句翻译

《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中的这段文字,大意是说江南和北方隔着万里的距离,而辽东的君臣之间没有恐惧和忧虑。他们只追求利益,认为贵贱是不必要的,这种生活方式让人厌烦安逸的生活,反而追求危险的祸患,贬低忠于国家的节操,推崇背叛的行为。即使是边远的蛮夷之长也知道尊重礼节,但对待这些人,也难以做到宽厚宽容。

译文

江南和北方相隔万里,辽东的君臣之间没有恐惧和忧虑,他们只追求利益,认为贵贱是无关紧要的。这种生活方式让人厌烦安逸的生活,反而追求危险的祸患,贬低忠于国家的节操,推崇背叛的行为。即使是边远的蛮夷之长也知道尊重礼节,但对待这些人,也难以做到宽厚宽容。

注释

  1. 江南 - 指的是中国南方地区。
  2. 海北 - 指中国北方沿海地区。
  3. 辽东君臣 - 指的是位于中国东北部的辽东地区,其君臣之间缺乏恐惧与忧虑。
  4. 利则义所不利,贵则义所不贵 -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追求的利益与道德规范相悖,那么这种追求是不正当的;如果追求的高贵超越了道德的限制,那么这种行为也是不可取的。
  5. 厌安乐之居,求危亡之祸 - 厌倦了安逸的生活,追求危险和死亡的命运。
  6. 贱忠贞之节,重背叛之名 - 轻视忠诚和正直,重视背叛和背信的行为。
  7. 蛮、貊之长 - 指的是古代对北方或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8. - 这里指礼节或礼仪。
  9. 忠臣烈将 - 忠诚勇敢的将领。
  10. 乘桴浮海 - 渡过大海,比喻远行或冒险。
  11. 朕为天下父母 - 我作为天下的父母,即皇帝。
  12. 加念 - 更加关注。
  13. 劳动干戈 - 使用战争和暴力。
  14. 遗余黎民 - 遗留给剩下的百姓。
  15. 伊戚 - 忧虑和担忧。
  16. 股肱忠良,能效节立信以辅时君 - 忠诚善良的官员能够尽职尽责,建立信誉来辅佐君主。
  17. 反邪就正以建大功 - 改过自新,树立正直的榜样,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
  18. 恐自嫌已为恶逆所见染污 - 担心自己因为曾经做过不好的事情而被邪恶之人所感染和玷污。
  19. 不敢倡言 - 不敢公开发表意见。
  20. 永怀伊戚 - 永远怀念这些担忧和忧虑。
  21. 诸与贼使交通 - 与敌军的使者勾结。
  22. 皆赦除之,与之更始 - 都免除罪行,给予机会重新出发。

赏析

这段文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辽东局势的看法,他认为辽东君臣之间的关系过于功利,不顾道德和忠诚,这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人民的不安。作者批评这种行为,呼吁统治者要重视民生,选拔忠诚贤能的人辅佐国家,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那些因过去的错误被污名化的人的同情和理解,主张给他们改过的机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