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之,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与曹爽共兴骆谷之役,时人讥之。
爽诛,征玄为大鸿胪,数年徙太常。玄以爽抑绌,内不得意。中书令李丰虽宿为大将军司马景王所亲待,然私心在玄,遂结皇后父光禄大夫张缉,谋欲以玄辅政。丰既内握权柄,子尚公主,又与缉俱冯翊人,故缉信之。丰阴令弟兖州刺史翼求入朝,欲使将兵入,并力起。会翼求朝,不听。嘉平六年二月,当拜贵人,丰等欲因御临轩,诸门有陛兵,诛大将军,以玄代之,以缉为骠骑将军。丰密语黄门监苏铄、永宁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等曰:“卿诸人居内,多有不法,大将军严毅,累以为言,张当可以为诫。”铄等皆许以从命。大将军微闻其谋,请丰相见,丰不知而往,即杀之。事下有司,收玄、缉、铄、敦、贤等送廷尉。廷尉钟毓奏:“丰等谋迫胁至尊,擅诛冢宰,大逆无道,请论如法。”于是会公卿朝臣廷尉仪,咸以为“丰等各受殊宠,典综机密,缉承外戚椒房之尊。
以下是这首诗《三国志 · 魏书 · 诸夏侯曹传》的逐句释义:
- 顷之 - 不久之后。
- 为征西将军 - 担任征西将军,这是一个高级军事职务。
- 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 - 被授予符节,管理雍州和凉州的军务。
- 与曹爽共兴骆谷之役 - 与曹爽共同发起了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骆谷之战。
- 时人讥之 - 当时的人对此表示不满或批评。
- 爽诛 - 曹爽被杀害。
- 征玄为大鸿胪,数年徙太常 - 征召夏侯玄为大鸿胪,几年后调任太常。
- 玄以爽抑绌,内不得意 - 夏侯玄因为曹爽受压制而内心不满。
- 中书令李丰虽宿为大将军司马景王所亲待 - 李丰虽然过去是大将军司马懿所亲近的人。
- 然私心在玄 - 但是他心里实际上还是支持夏侯玄。
- 遂结皇后父光禄大夫张缉 - 于是联系了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
- 谋欲以玄辅政 - 计划让夏侯玄辅佐朝政。
- 丰既内握权柄,子尚公主,又与缉俱冯翊人 - 李丰在朝廷中掌握了实权,他的儿子娶了公主,而且他和张缉都是冯翊人。
- 故缉信之 - 所以张缉相信了他。
- 丰阴令弟兖州刺史翼求入朝 - 李丰暗中命令弟弟兖州刺史夏侯翼请求进京述职。
- 欲使将兵入,并力起 - 想要让他率领军队进入,共同发动政变。
- 会翼求朝,不听 - 正好夏侯翼请求觐见皇帝,但被拒绝了。
- 嘉平六年二月,当拜贵人 - 在嘉平六年二月,应当迎接贵人。
- 丰等欲因御临轩,诸门有陛兵,诛大将军,以玄代之,以缉为骠骑将军 - 李丰等人想趁着皇帝亲临宫殿的机会行动,在宫廷的各个门口都有守卫的士兵,他们想要诛杀大将军,让夏侯玄取代他,任命张缉为骠骑将军。
- 丰密语黄门监苏铄、永宁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等曰 - 李丰秘密地对黄门监苏铄、永宁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等人说。
- “卿诸人居内,多有不法” - “你们这些在宫中的人,有很多是不守法纪的。”
- 大将军严毅 - 大将军司马懿严肃刚毅。
- 累以为言 - 多次劝诫。
- 张当可以为诫 - 张缉应该以此为戒。
- 铄等皆许以从命 - 苏铄等人都答应听从命令。
- 大将军微闻其谋,请丰相见,丰不知而往,即杀之 - 大将军司马懿隐约听到了他们的阴谋,请李丰见面,李丰不知道就去了,结果被杀。
结合上述内容进行赏析如下:
这首诗通过描述夏侯玄和李丰的政治斗争来展现当时政治的黑暗和权力的斗争。诗中的主人公李丰,作为大将军司马懿的亲近之人,却心怀野心,试图利用各种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他的计划包括暗杀大将军、利用政变夺取政权以及拉拢其他有权势的人加入自己。尽管他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但他的计划最终还是失败,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这首诗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复杂性,同时也展现了权力对于人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