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文帝践阼,改为司空,进封乐平乡侯。时帝颇出游猎,或昏夜还宫。朗上疏曰:“夫帝王之居,外则饰同卫,内则重禁门,将行则设兵而后出幄,称警而践墀,张弧而后登舆,清道而后奉引,遮列而后转毂,静室而后息驾,皆所以显至尊,务戒慎,垂法教也。近日车驾出临捕虎,日昃而行,及昏而反,违警跸之常法,非万乘之至慎也。”

帝报曰:“览表,虽魏绛称虞箴以讽晋悼,相如陈猛兽以戒汉武,未足以喻。方今二寇未殄,将师远征,故时入原野以习戌备。至于夜还之戒,已诏有司施行。”

初,建安末,孙权始遣使称藩,而与刘备交兵。诏议:“当兴师与吴并取蜀不”?

朗议曰:“天子之军,重于华、岱,诚宜坐曜天威,不动若山。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可无余事。今权之师未动,则助吴之军无为光征。

诗句:夫帝王之居,外则饰同卫,内则重禁门,将行则设兵而后出幄,称警而践墀,张弧而后登舆,清道而后奉引,遮列而后转毂,静室而后息驾,皆所以显至尊,务戒慎,垂法教也。
译文:皇帝居住的地方,外部装饰有同样的警卫,内部则有严密的城门,他出行时会设置卫兵,然后才走出帐幕,发出警告声后才会走上台阶,举起弓后才会登上车,清理道路之后才会被引导前进,经过拦截后才会转动车子,静谧的室内后才停止驾驶,这些都是为了显示皇帝的尊贵,强调谨慎戒惧,以留下法律教导给后人。
关键词解释:

  • 帝王之居:指皇帝的住所或朝廷所在地。
  • 饰同卫:装饰和维持相同的警戒状态。
  • 重禁门:加强守卫和警戒的门。
  • 将行则设兵而后出幄:表示皇帝出行时先安排军队保护再从帐幕中出来。
  • 称警而践墀:在台阶上发出警告的声音。
  • 清道而后奉引:清理道路以便皇帝能够顺利引导前行。
  • 遮列而后转毂:设置障碍物后让车辆通过。
  • 静室而后息驾:在安静的房间里休息后再离开。
    赏析:
    这段文字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君王安全的重视程度以及对礼仪的严格要求,强调了皇帝出行时的庄重仪式以及维护皇权的重要性。钟繇通过描述皇帝住所的防御措施和出行时的仪式来表达他对国家治理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