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性谨慎奉法,质重少言。曹仁自荆州来朝谒,太祖未出,入与褚相见于殿外。仁呼褚入便坐语,褚曰:“王将出。”便还入殿,仁意恨之。或以责褚曰:“征南宗室重臣,降意呼君,君何故辞?”褚曰:“彼虽亲重,外藩也。褚备内臣,众谈足矣,入室何私乎?”太祖闻,愈爱待之,迁中坚将军。太祖崩,褚号泣呕血。文帝践阼,进封万岁亭侯,迁武卫将军,都督中军宿卫禁兵,甚亲近焉。初,褚所将为虎士者从征伐,太祖以为皆壮士也,同日拜为将,其后以功为将军封侯者数十人,都尉、校尉百余人,皆剑客也。明帝即位,进牟乡侯,邑七百户,赐子爵一人关内侯。褚薨,谥曰壮侯。子仪嗣。褚兄定,亦以军功封为振威将军,都督徼道虎贲。太和中,帝思褚忠孝,下诏褒赞,复赐褚子孙二人爵关内侯。仪为钟会所杀。泰始初,子综嗣。

诗句:褚性谨慎奉法,质重少言。

译文:

曹仁自荆州来朝谒,太祖未出,进入宫殿与褚相见。曹仁邀请褚坐下谈话,褚回答说:“王将出。”便返回殿内,曹仁感到不满。有人认为曹仁不应该这样对待褚,但褚说:“他虽然是亲族中的重要成员,但只是外藩人。我只是一个内臣,大家谈论已经足够了,进入内室有什么私情呢?”太祖听说后,更加喜爱并照顾他,升为中坚将军。太祖去世后,褚号哭呕吐鲜血。文帝即位后,进封为万岁亭侯,升任武卫将军,都督中军宿卫禁兵,非常亲近。起初,褚所为虎士跟随征伐,太祖认为他们都是勇士,同日拜为将军。其后以战功被封为将军封侯者数十人,都尉、校尉一百多人,都是剑客。明帝即位,晋升为牟乡侯,食邑七百户,赐给孙子一人关内侯的爵位。褚去世后,谥号壮侯。子仪继承爵位。褚兄定,也因军功被封为振威将军,担任都督徼道虎贲。太和年间,帝思念褚的忠孝,下诏褒赞,又赐褚子孙二人爵关内侯。子仪被钟会杀害。泰始初年,子综继承爵位。

注释:

  1. 褚性谨慎奉法:描述了褚的性格特征,他是一个谨慎、奉公守法的人。
  2. 质重少言:进一步描绘了褚的性格特点,他虽然稳重,但言语不多。
  3. 曹仁自荆州来朝谒:叙述了曹仁来访的场景,他来自荆州。
  4. 太祖未出,入与褚相见于殿外:描述了曹操未离开宫殿时,曹仁与褚在殿外相见的情景。
  5. 王将出:暗示曹操即将离开宫殿。
  6. 呼褚入便坐语:描述曹仁邀请褚坐下交谈的情形。
  7. 王将出:再次确认曹操即将离开宫殿。
  8. 便还入殿:描绘了褚的反应,他在听到曹操要离开的消息后,立即返回殿内。
  9. 仁意恨之:表达了曹仁对褚的反应感到不满或怨恨。
  10. 或以责褚曰:有人对褚进行了责备。
  11. 征南宗室重臣:形容褚的身份和地位。
  12. 降意呼君:描述了曹仁的呼唤方式,他以一种谦逊的态度向褚发出邀请。
  13. 君何故辞:询问褚为何拒绝曹仁的邀请。
  14. 褚曰:褚的回应。
  15. 彼虽亲重:强调褚的谨慎性格。
  16. 外藩也:指出褚的地位和身份。
  17. 褚备内臣:形容褚作为内臣的身份和职责。
  18. 众谈足矣:表示褚不需要过多的外界言论。
  19. 入室何私乎:褚的回答,表明他不需要私人空间或有私心。
  20. 愈爱待之:曹操对褚的喜爱和照顾。
  21. 迁中坚将军:描述了褚职位的提升。
  22. 太祖崩,褚号泣呕血:描绘了褚在曹操去世时的哀伤情绪。
  23. 文帝践阼:描述魏国新皇帝登基的情况。
  24. 进封万岁亭侯:描述了褚被封为万岁亭侯的过程。
  25. 迁武卫将军:描述了褚职位的另一次提升。
  26. 都督中军宿卫禁兵:描述了褚的新职务。
  27. 甚亲近焉:形容褚与其他人的亲近关系。
  28. 初,褚所将为虎士者从征伐:描述了褚的随军经历和他对军队的贡献。
  29. 太祖以为皆壮士也,同日拜为将,其后以功为将军封侯者数十人:描述了褚在军中的表现和获得的封赏。
  30. 都尉、校尉百余人,皆剑客也:描述了褚的战友们的职业和背景。
  31. 明帝即位,进牟乡侯,邑七百户,赐子爵一人关内侯:描述了褚被封为侯和获得赏赐的过程。
  32. 仪为钟会所杀:描述了李典的儿子李仪的命运。
  33. 泰始初,子综嗣:描述了李典的后代李综的情况。

赏析:

这段文字是《三国志》中的一段记载,主要描述了李典(字曼成)的个人经历和他在曹操政权中的地位变化。通过对他的描写,展现了他的谨慎、忠诚以及在曹操心中的重要地位。同时,通过对他与曹仁之间的交往的描述,展现了当时政治环境中的权力游戏和个人关系的复杂性。此外,通过对他儿子李仪的命运的描写,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父子情仇的悲剧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