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聘户邑封聘子岱为列侯,又赐聘从子厚爵关内侯。聘薨,谥曰壮侯。岱又先亡,聘养子休嗣。卒,子武嗣。
嘉平中,谯郡桓禺为江夏太守,清俭有威惠,名亚于聘。
吕虔字子恪,任城人也。太祖在兖州,闻虔有胆策。以为从事,将家兵守湖陆。襄陵校尉杜松部民炅母等作乱,与昌豨通。太祖以虔代松,虔到,招诱炅母渠率及同恶数十人,赐酒食。简壮士伏其侧,虔察炅母等皆醉,使伏兵尽格杀之。抚其余众,群贼乃平。太祖以虔领泰山太守。郡接山海,世乱,闻民人多藏窜。袁绍所置中郎将郭祖、公孙犊等数十辈,保山为寇,百姓苦之。虔将家兵到郡,开恩信,祖等党属皆降服,诸山中亡匿者尽出安士业。简其强者补战士,泰山由是遂有精兵,冠名州郡。济南黄巾徐和等,所在劫长吏,攻城邑。虔引兵与夏侯渊会击之,前后数十战,斩首获生数千人。太祖使督青州诸郡兵以讨东莱群贼李条等,有功。太祖令曰:“夫有其志,必成其事。盖烈士之所徇也。卿在郡以来,禽奸讨暴,百姓获安,躬蹈矢石,所征辄克。昔寇恂立名于汝、颍,耿弇建策于青、兖,古今一也。”举茂才,加骑都尉,典郡如故。虔在泰山十数年,甚有威惠。文帝即王位,加裨将军,封益寿亭侯,迁徐州刺史,加威虏将军。
”`
分聘户邑封聘子岱为列侯,又赐聘从子厚爵关内侯。
诗句释义:
- “分聘户邑”:指将某户人家的田地和房产分配给特定的官员或家族。
- “封聘子岱为列侯”:任命李岱为列侯,列侯是古代的一种贵族称号,通常授予有功之臣。
- “又赐聘从子厚爵关内侯”:给予李聘(从子之一)一个更高的爵位,即关内侯。
译文:
在曹操的统治下,他不仅分派了土地与住宅给家族成员作为官位,而且还特别提拔了他的侄子李岱,授予他列侯的荣誉,这显示了他对家族成员的极高信任和重视。同时,他也赏赐了他另一个兄弟李聘一个更高的爵位,表明他在家族中的亲族关系和忠诚的重视。
嘉平中,谯郡桓禺为江夏太守,清俭有威惠,名亚于聘。
诗句释义:
- “嘉平中”:这是东汉时期的历史背景。
- “谯郡桓禺为江夏太守”:指的是谯郡人桓禺被任命为江夏郡的太守。
- “清俭有威惠,名亚于聘”:桓禺以其清廉节俭、有威严和仁惠而闻名,他的名声甚至超过了他的侄子,李岱。
译文:
在东汉嘉平年间,谯郡的桓禺被委以重任,出任江夏郡的太守。他的治理风格廉洁自守、勤勉节约,并且具有强大的权威和仁慈之心,其声誉不逊色于他杰出的侄子,李岱。
吕虔字子恪,任城人也。太祖在兖州,闻虔有胆策。以为从事,将家兵守湖陆。
诗句释义:
- “子恪”:是吕虔的字。
- “任城人”:指明了吕虔的籍贯。
- “太祖”:指曹操。
- “闻虔有胆策”:表示曹操对吕虔的能力有所了解。
- “以为从事”:任命吕虔为一名下属。
- “将家兵守湖陆”:表明吕虔负责管理自己的家军并守卫湖泊地区。
译文:
吕虔,字子恪,是任城县人。曹操在兖州时就听说过吕虔的胆识和智慧。因此,他被任命担任一名小官,并拥有自己的军队。
襄陵校尉杜松部民炅母等作乱,与昌豨通。太祖以虔代松,虔到,招诱炅母渠率及同恶数十人,赐酒食。简壮士伏其侧,虔察炅母等皆醉,使伏兵尽格杀之。抚其余众,群贼乃平。太祖以虔领泰山太守。
诗句释义:
- “襄陵校尉杜松部民炅母等作乱”:描述了杜松的部下炅母等人发动叛乱的事件。
- “与昌豨通”:炅母和其他同伙跟昌豨勾结。
- “太祖以虔代松”:曹操命令吕虔接替杜松成为负责人。
- “虔到,招诱炅母渠率及同恶数十人”:吕虔到任后,设法招募炅母及其手下的同伙。
- “赐酒食”:为了笼络这些叛乱者,吕虔给予了他们食物和美酒。
- “简壮士伏其侧”:安排精锐部队埋伏在他们的背后。
- “虔察炅母等皆醉”:吕虔观察发现叛军们都已经醉意沉沉。
- “使伏兵尽格杀之”:利用伏兵将叛军全部歼灭。
- “抚其余众,群贼乃平”:安抚了剩下的敌人,平定了叛乱。
- “太祖以虔领泰山太守”:曹操任命吕虔为泰山郡的行政长官。
译文:
曹操在镇压了襄陵的叛乱后,得知杜松部下的人与昌豨勾结起来。曹操决定让吕虔取代杜松成为新的负责人。到达后,吕虔招募了炅母及其追随者以及其它同伙数十人,向他们提供食物和美酒以示优待。随后派遣精干的战士隐蔽在他们的周围进行伏击。由于叛军已经喝醉了,吕虔指挥伏兵将他们全部消灭。最后,通过安抚剩余的叛乱分子,曹操让吕虔继续担任泰山郡的行政长官。
文帝即王位,加裨将军,封益寿亭侯,迁徐州刺史,加威虏将军。
诗句释义:
- “文帝即王位”:指曹丕继位成为魏国皇帝。
- “加裨将军”:被任命为副将军一职。
- “封益寿亭侯”:获得一个封号——益寿亭侯。
- “迁徐州刺史”:调任徐州刺史。
- “加威虏将军”:被授予威虏将军的官职。
译文:
在曹丕即位后不久,即王位,吕虔被授予副将军这一高级职位,并被封为益寿亭侯。随后,他升迁至徐州刺史,最后还加授了威虏将军这一显赫的职务。